晨練結束后,小區門口的早餐攤總排著長隊,多數中老年人直奔油條和稀飯的組合。作為鉆研飲食營養十多年的美食博主,我常聽見父親和老伙計們說“油條配稀飯,越吃越舒坦”。
但從事營養科普這些年,我得實誠地說:這對中老年人的身體,真不算最優解。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順便分享5樣我每天給父母做的健康早餐,營養足還不難做。
![]()
先說說油條。老輩人愛它那股子香酥勁兒,但這香酥背后藏著不少隱患。油條是高溫油炸食品,反復使用的食用油會產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明確建議中老年人減少油炸食品攝入。
更關鍵的是,一根油條的脂肪含量能占每日推薦量的三分之一,我曾給小區張叔測過,他吃兩根油條配碗咸湯,上午血壓就飆到140。而且油條在制作時會加明礬蓬松,長期吃容易導致鋁超標,對神經系統和骨骼都不友好。
![]()
再看白米粥。很多人覺得“喝粥養胃”,但純白粥煮得越久越爛,升糖指數就越高,我母親有輕微血糖問題,喝一碗白粥后血糖能飆升到10以上。
更重要的是,純白粥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少得可憐,就像《隨園食單》里說“粥之妙在淡,淡則真”,但淡到沒營養,就不適合需要均衡營養的中老年人了。
其實換些搭配更健康,這5樣就是我家早餐的“常客”,每樣都有講究。
第一樣是溫牛奶配燕麥。
別覺得牛奶普通,選對喝對才有效。中老年人建議選全脂牛奶,我父親以前喝脫脂奶總說沒味兒,全脂奶的乳脂香更濃,還能補充脂溶性維生素。
做法很簡單:睡前把30克即食燕麥加250毫升牛奶泡進保溫杯,早上加半根香蕉丁,口感綿密帶點果香。我特意查過營養數據,這樣一碗有12克蛋白質,鈣含量也夠一天的三分之一,父親喝了半年,骨密度檢測結果明顯好轉。
![]()
第二樣是蔬菜雞蛋餅。
這餅是我從母親的“菜盒子”改良來的,顏值高還頂飽。食材要選3種顏色的蔬菜:胡蘿卜擦絲、菠菜焯水切碎、香菇切丁,加2個雞蛋和50克面粉,放少許鹽和胡椒粉調成糊狀。
平底鍋刷薄油,舀一勺面糊攤成圓形,中小火煎到兩面金黃,出鍋前撒點芝麻。剛煎好的餅外皮微酥,咬開能嘗到菠菜的鮮和香菇的香。
![]()
這里有個小技巧:蔬菜要擠干水分,不然餅會散,加一勺玉米淀粉能更勁道。
第三樣是蒸紫薯。
“秋吃薯類賽良藥”,紫薯的花青素是中老年人的“寶貝”。選那種表皮光滑、掂著沉的紫薯,洗凈后不用削皮,直接上鍋蒸20分鐘,蒸好后撕皮就能吃。
好的紫薯蒸出來紫紅油亮,咬一口粉糯甘甜,帶著天然的薯香。我一般會提前蒸好放冰箱,早上微波爐加熱1分鐘就行,搭配一個水煮蛋,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就都齊了。
![]()
提醒一句:紫薯一次別吃太多,半根到一根剛好,吃多了容易脹氣。
第四樣是皮蛋瘦肉粥。
比起純白粥,這粥簡直是“營養加強版”。選東北大米提前泡30分鐘,煮的時候加足量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熬40分鐘,熬到米粒開花粥體濃稠。
瘦肉切細絲,用生抽、淀粉腌10分鐘,皮蛋切小塊,姜絲備用。粥快好時放瘦肉絲攪散,再放皮蛋和姜絲,煮5分鐘后加鹽和少許香油調味。
![]()
熬好的粥米香混著肉香,皮蛋的特殊香味恰到好處,口感綿密不膩,我父親每次都能喝兩大碗。
第五樣是清炒應季蔬菜。
早餐加份蔬菜很多人想不到,但這正是補充維生素的好機會。春天炒菠菜、夏天炒空心菜、秋天炒西蘭花、冬天炒白菜。
做法極簡:熱鍋冷油,放蒜末爆香,再放洗凈切好的蔬菜,大火快炒1分鐘,加少許鹽和雞精調味就行。
炒好的蔬菜翠綠鮮亮,保留著脆嫩的口感和天然的鮮味,比如炒菠菜要先焯水去草酸,這樣更健康。我家早餐必配這盤菜,父母說吃了胃里清爽。
![]()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這句老俗語藏著養生真理。中老年人的早餐,關鍵在“均衡”二字,不用追求山珍海味,把普通食材做好做對,就能吃得健康又舒服。
我家父母吃這幾套早餐快一年了,體檢時醫生都夸各項指標穩。不知道大家早餐常吃什么?有沒有自己的養生早餐秘訣?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要是覺得這些做法有用,別忘了點贊收藏,也轉發給家里的長輩看看,咱們一起把早餐吃對吃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