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號,楊振寧的追悼會在八寶山舉行,翁帆站在家屬首位,一臉悲痛,哭紅的雙眼里都是對丈夫離去的不舍,楊振寧女兒楊又禮、次子楊光宇也十分憔悴。
![]()
綠植翠柏中,楊振寧靜靜躺著,國旗蓋在身,規格十分崇高。
![]()
死后得此殊榮,一切盡在不言中,楊振寧完成夙愿,可以安息了。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翟薈曾說,18號上午,大家趕到醫院,親眼看著陽光從窗外打進來,楊先生平靜、安詳、從容的離開。
![]()
翁帆說,楊先生離開的時候很欣慰,他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似乎,楊振寧生前沒有遺憾,其實,他心里有道坎,那就是因為加入美國籍,父親直到臨終時都沒有寬恕他。
![]()
楊振寧父親楊武之是個把愛國刻在骨子里的人,1923年,他獲得了公費出國留學的機會,先后在美國斯坦福和芝加哥大學讀書,1928年學成回國到廈門大學任教,一年后應聘清華,到數學系做教授。
楊振寧也跟隨父母在清華住了八年,同清華結下了不解之緣。
![]()
1937年,楊武之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此后他又接連在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做教授,致力于為祖國培養更多人才。
所以當1945年楊振寧公費赴美留學時,楊武之是驕傲且欣慰的,在他看來,兒子會在幾年后回來,同他一起報效祖國。
然而,楊振寧學成后,沒有第一時間回國,他加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研究員,并娶杜致禮為妻,1951年生下兒子楊光諾。
![]()
對此,楊武之并未太在意,兒子、兒媳都是中國人,他相信,楊振寧積累夠經驗后就會回國。
1957年,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震驚世界,此時,中國正需要這樣的人才,父親覺得時機到了,興高采烈地要說服兒子回國,為此,他特意找到親家杜聿明,讓杜聿明給杜致禮寫信,共同勸小兩口回來,結果,楊武之嘴皮子都磨破了,楊振寧卻猶豫著沒答應。
![]()
此后,楊武之又分別在1960年、1962年兩次勸兒子趕緊回國,可楊振寧都拒絕了。
![]()
更令楊武之崩潰的是,楊振寧竟然在1964年加入了美籍,而他從小看著長大的鄧稼先同樣是赴美留學,拿到畢業證僅9天就迫不及待的回來報效祖國了,怎么偏偏自己的兒子不愿回來呢?為此,直到1973年楊武之病重,臨終前都沒寬恕楊振寧。
![]()
其實,不止楊武之,2003年,杜致禮去世后,楊振寧回國,一年后,他在82歲高齡娶28歲翁帆為妻,無數質疑聲從天而降,有人說他回國養老,有人說他為老不尊。
![]()
可翁帆卻說,楊振寧是她人生的領路人,給了她一個象牙塔般純粹的世界。
![]()
結婚21年,翁帆眼里依舊有光,他們之間真的是愛情。
至于為何不能像鄧稼先一樣,立馬回國,楊振寧也給出解釋,原來他動手能力極差,每次做實驗都搞得一團糟,更擅長理論研究,可當年的情況,回來后他幫不上什么忙,反而留在國外更有利于他的研究。
![]()
1971年,中美關系緩和,楊振寧回國探親,第一個要見的朋友就是鄧稼先,見面當天,兩人暢聊,楊振寧親耳聽到了祖國的日益強大,次日,鄧稼先又投入工作,托人轉交給楊振寧一封信,信的末尾是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自那以后楊振寧一邊繼續在美工作生活,一邊給留學的物理學人才提供幫助,還經常回國進行學術交流,幫助我國多所高校建立研究所等等。
2021年,楊振寧100歲生日宴上,他終于可以告訴鄧稼先,自己這五十年里,明白且做到了“共同途”,可見,楊振寧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報效祖國。
![]()
而且,早在2015年,楊振寧就退美籍,重新加入了中國籍,因為他身體里循環著父親的血液,那也是中華文化的血液。
![]()
2025年10月18號,楊振寧去世,央視率先發文悼念,10月24號追悼會,國旗覆體,如此榮譽加身,足以證明楊振寧的立場和貢獻,無數人自發前往送別,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
可還是有惡心的一幕出現了,依舊有人對楊振寧曾入美籍的事情耿耿于懷,化身“懂王”,張嘴就噴。
![]()
![]()
![]()
楊振寧已去,他的精神尚在,但凡了解一下他的成就和貢獻,都無法張嘴質疑其身蓋國旗的資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