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防大臣約翰?希利近期的表態,讓全球嘩然:只要烏克蘭和平協議達成,英軍就會開進烏克蘭。這不是演習、不是嘴炮,而是 “進入行動階段” 的部署準備。
![]()
早在這之前,英國首相斯塔默就已放話:英國愿意 “帶頭派兵”,還寫文章強調 “不是隨便說說”;同時拉了一個包含 26 國的 “志愿聯盟”,法國、德國、波羅的海三國等均已點頭 —— 只要停火協議落地,大家就聯合派兵。這是歐洲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聯合軍事行動準備。
有人質疑 “這是拱火”,但英國的邏輯很清晰:從 2014 年吞克里米亞,到 2022 年全面開戰,普京的行動從未停過 —— 炸醫院、炸學校、炸發電廠,連養老院都不放過。若不派兵支持,讓烏克蘭獨自對抗 “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一旦烏克蘭扛不住,戰火下一步可能燒向摩爾多瓦、波羅的海三國,甚至波蘭,到時候可能就是 “第三次世界大戰”。
![]()
英國已用行動證明 “不是臨時起意”:投入超 1 億英鎊資金,200 多名軍事規劃人員忙了半年,部隊已準備好 “幾周內部署”。斯塔默說得直白:和平不是靠嘴說的,是靠實力守的。2014 年明斯克協議的教訓就在眼前 —— 當時簽了協議,普京卻拿它當 “擦腳布”,8 年后照樣開戰,這次不能再犯同樣的錯。
![]()
面對英國的表態,俄羅斯果然跳腳。拉夫羅夫稱 “外國軍隊進烏克蘭不可接受”,普京也老調重彈 “踩紅線后果自負”。但事實是,俄羅斯的 “紅線” 早已被打破:芬蘭、瑞典加入北約,普京喊了兩句就沉默;英國援烏坦克,普京說 “要摧毀”,也沒見實際動作。真要對抗北約,俄羅斯根本沒底氣。
更關鍵的是,英軍此次是 “維和” 而非 “參戰”—— 目的是保障和平協議落地,防止普京 “出爾反爾”,而非主動挑釁。正如希利所言:“烏克蘭人決定談什么、怎么談,但談完后,得有力量守住結果。”
英國的算盤,算的是三筆賬:歷史賬,不能讓 “慕尼黑陰謀” 重演;安全賬,不能讓戰火東擴;道義賬,不能讓主權國家被強權吞并。烏克蘭或許不完美,但它是獨立國家,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普京看不慣就派兵打,這不是地緣政治,是赤裸裸的侵略。
如今烏克蘭已打了 3 年,血流成河卻沒退。英國這次用行動說:“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和平協議一簽,我們就來 —— 不是摘桃子,是守成果;不是搶鏡,是撐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