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發布了,明確了“十五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其中就提到推動老有所養。健全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政策機制。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發展醫養結合服務。
雖然沒有直接提到養老金會不會繼續上漲,但讓老年人過好養老生活,絕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我們先來看看十四五時期,養老金的上漲情況。這五年,養老金繼續保持上漲,但漲幅一路下滑,從2021年的4.5%降至2025年的2%。
![]()
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由2020年的2900元左右提高到2023年的3162元。加上2024年和2025年的漲幅,人均養老金大概為3320元,五年時間提高了420元。
為什么養老金漲幅會逐年下降呢?原因很簡單,GDP和工資增速都放緩了,十三五期間GDP增速都在6%以上,而十四五期間平均漲幅大概5.5%。工資增速也下降了,2024年平均工資漲幅才2.25%。
在職工資漲幅都下降了,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不可能再繼續高增長。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老齡化加劇,養老基金支出壓力加大。
![]()
2020年末,離退休人員為12762萬人,而到2024年末達到14739萬人,四年增加1977萬人,預計到2025年末,五年增加超2500萬人。
在支出方面,2020年城鎮職工養老基金支出51301億元,而到2024年,支出達到67656億元,比2020年增加16355億元,增長31.88%。
![]()
那十五五時期會怎么樣呢?雖然沒有公布具體的GDP增長目標,但有機構建議“十五五”時期的GDP增速目標起碼應設在4.5%以上。相比十四五時期,這個增速是有所放緩的。
很多人總是說不關心GDP,只關心工資有沒有漲。實際上,GDP影響到所有人的工資和養老金等福利。GDP增速放緩,工資增速肯定也會放緩。
其實,影響未來5年養老金漲幅的不是GDP和工資,而是退休人口的快速增長。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從2022年至2031年十年間,中國將迎來史上最大規模“退休潮”,每年有2000萬人退休。
而十五五期間,咱們的人均預期壽命還要再提升1歲,達到80歲左右。也就是說這邊退休人數大幅增加,那邊人均壽命又要提高,領養老金的時間變長,這意味著養老基金的支出會大幅增加。
當然,也不用太緊張。目前,我們的社保基金還是非常充足的。到2024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70727億元,比2020年末增加22410億元。
![]()
另外,我們還有社會保障基金3萬多億,中央劃轉國有資本的本金和收益2萬多億,每年中央財政補助上萬億。
根據《社保法》的規定,工資和物價漲了,養老金就會調整。所以,養老金繼續上漲,問題應該不大。
具體到2026年,今年前三季度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5.4%,但CPI同比下降0.1%。所以,預計2026年養老金漲幅應該不會太高。
所以,后面退休的人群,不用太擔心自己的養老金問題,不但可以按時足額,還可能有一定的漲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