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朱建華,早已脫下運動員的戰袍。
上海的跳高訓練基地里,他常年穿著運動短袖、戴著眼鏡、步伐穩健,和一群少年一遍遍示范動作。
每周三下午,他還親自跳桿。
![]()
![]()
這一跳,依舊超過2米,雖沒年輕時那么輕盈,卻沉穩得讓在場的孩子肅然起敬。
沒有獎杯、沒有合影、沒有他曾三破世界紀錄的輝煌痕跡。他說,輝煌屬于過去,他只是個普通人。
可看得出來,他心里仍惦記著那根“2.39米”的橫桿。
![]()
一、從上海弄堂到世界巔峰
1963年,朱建華出生在上海一個逼仄的弄堂里。家中七口人擠在16平方米的小屋,閣樓是他的床,油煙、煤氣混著鐵鍋聲,是他童年最熟悉的味道。
他本來打乒乓球,個子太高,教練搖頭。直到10歲那年,胡鴻飛教練來學校選苗,一眼相中他那雙瘦長的腿。胡教練說:“這孩子,是跳高的料。”
![]()
從那天起,朱建華每天放學后就在黃浦區體校踩著露水助跑,跳海綿墊,跳舊床墊,跳報紙疊起來的“簡易高臺”。冬天衣服濕了貼在身上,夏天訓練鞋磨破了就裹腳布。
1981年,他18歲,第一次跳過2.30米,成為亞洲紀錄保持者。第二年2.32米,再破世界紀錄。
![]()
1983年,朱建華接連三次刷新男子跳高世界紀錄,最高一次跳過了2.39米。
那一年,他才20歲。
全國轟動。他成為“跳高王子”,媒體封他為“中國田徑的希望”,國際教練紛紛預測:洛杉磯奧運,他就是金牌得主。
![]()
二、奧運銅牌之后的風暴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他是中國田徑沖金的頭號種子選手。
可比賽前,朱建華連續失眠一周,胃不舒服,神經緊繃。
當天還下雨,場地濕滑,中途比賽還因選手暈倒被迫中斷。他沒跳過2.35米,最終以2.31米拿下銅牌。
![]()
那是中國奧運田徑的第一枚獎牌。
但回國后,輿論炸了鍋。
“金牌沒拿,是丟臉!”有人在家門口罵,有人砸窗戶,甚至還有人給他寄刀片,夾著字條暗示“謝罪”。
那個20多歲本該享受掌聲的年輕人,幾天沒出門,訓練時一言不發,心頭壓著千斤重。
![]()
![]()
朱建華還想證明自己,忍著膝傷堅持比賽。1986年亞運會拿了金牌,罵聲卻沒停。
1988年漢城奧運,資格賽就被淘汰。
25歲,他心灰意冷,決定退役。
![]()
兩年后,27歲的朱建華飛往美國,想換一種活法。
三、在洛杉磯端盤子的日子
到了美國,朱建華進了加州大學讀體育管理,白天上課,晚上打工。
他不會英語,找不到工作。最后只能在唐人街一家中餐館端盤子,每小時5美元。也有人認出他,他點頭一笑,轉身走開。
![]()
再后來,朱建華進了健身房當助教,教人拉伸、舉鐵,周末加班存錢,掰著指頭算學費、房租。
那幾年,他吃得最便宜的速凍罐頭,穿的衣服從舊貨市場淘。洛杉磯的冬夜很冷,他常常一個人走在街頭,想起了上海的弄堂和訓練場。
1991年,朱建華認識了安娜,一個安靜的女孩,不懂跳高,卻愛他的踏實。兩年后,他們結婚,女兒出生。
![]()
可家庭開銷越來越大,他算了算賬:全靠打工,養不起一家人。他決定回國。
安娜問他:“回去做什么?”
他說:“那邊機會多。”
![]()
四、從20平米小店,到2000萬營收
1994年,朱建華帶著妻女回到上海。
他在虹口足球場邊租了一間20平米的小店,掛起“建華體育”的招牌,賣運動鞋、運動服。
可頭幾個月,連門都沒開好。鞋子尺碼不全,款式過時,顧客看一眼就走。三個月虧得快揭不開鍋,老婆都勸他回美國。
朱建華搖頭,堅持留下。
![]()
轉機來了。
1995年,耐克找中國代理,朱建華去面試,面試官一眼認出他:“你是朱建華?84年我們為你做過釘鞋。”
這段情誼,讓他拿下了代理權。
之后朱建華又成了李寧、安踏的合作商,從一個小店做成幾百平的大店。
![]()
2000年,“建華體育”營收破2000萬。
他還設計了中國首款專業跳高釘鞋,填補了市場空白。賺錢的同時,也想著把專業做得更扎實。
家人繼續留在美國,朱建華一年只回去一兩次。
錢是賺到了,可朱建華心里一直惦記著教練胡鴻飛說過的一句話:“中國跳高,不能斷。”
![]()
五、再也跳不過2.39米了
2007年,胡教練病重。
朱建華去醫院看他,老教練拉著他的手,只說了句:“再培養幾個接班的。”
那一年,朱建華開始籌建跳高學校。
![]()
他放下代理業務,把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自己一門心思撲在青少年培養上。他在上海選了塊地,建訓練場,設備全是最好的。
孩子們全國選,不看家庭,只看天賦。訓練、吃住、讀書全免費。
有家長問朱建華圖什么。
他說,只想有人能跳過2.39米。
![]()
37年過去了,沒人做到。他自己還每周上陣示范,跳過2米沒問題。
朱建華說,心理素質比技術更重要。他為此專門設計心理課、模擬比賽干擾、比賽后心理疏導——他自己當年缺的,現在一個不能少。
![]()
六、他沒忘記任何一個人
朱建華定期去看胡教練的家人,逢年過節買東西上門。
也沒忘記當年幫過他的記者洪南麗,老人80多歲了,他常請她吃飯,陪她聊天。
他和姚明、劉翔一起,發起退役運動員創業基金,已扶持了12個公益項目,有殘疾人運動,有鄉村體育捐贈。
![]()
朱建華低調,辦公室不掛獎牌,家里也不貼照片。他說,那些都過去了。
2019年,建國70周年功勛體育人物評選,他排在第48名。
有個中學體育老師說,當年給他寄刀片的那個人現在后悔了,說朱建華的經歷,是教孩子最好的教材。
![]()
七、結尾
現在的朱建華,還在訓練基地親自帶隊。他依舊每天助跑起跳,測孩子的爆發力,問孩子怕不怕失敗。
他依舊盼著,有人能早點把那根2.39米的橫桿踢飛。
![]()
但這一次,朱建華不會再因為銅牌哭泣。
他知道,一個人能站起來,比跳多高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