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賣糧是農戶一年到頭的心頭大事——春種秋收的辛勞,最終都盼著糧食能順利出手,換來實實在在的收入,支撐家庭開支與來年生計。河南新鄉的孫先生和母親,原本也以為2025年10月的這筆賣糧交易能讓家里踏實一陣,卻沒料到,一場看似正常的買賣,最終把他們拖進了"糧去錢凍"的絕境里。
![]()
孫先生在新鄉做糧食購銷生意多年,平時幫著家族和周邊農戶整合糧食資源,再聯系買家出手,算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糧販子"。2025年10月17日,他通過網絡平臺結識了一位自稱是外地收糧老板的人,對方開口就說要"高價收糧",給出的報價約1.4元/斤,比當時的市場價略高一點,算不上離譜,卻足夠有吸引力。溝通中,對方對糧食質量、數量都沒過多挑剔,只說要100多噸,大概能裝3車,總價算下來28萬元,還承諾"現場監裝,裝完就打款"。
對于孫先生來說,這樣的交易條件很常規,沒多想就答應了。到了約定的交易日,買家果然派了人過來監裝糧食,3輛車依次裝滿后,對方當場通過銀行轉賬把28萬元打到了孫先生的賬戶上。看著手機里的到賬提醒,孫先生和母親都松了口氣——100多噸小麥不算小數目,能這么順利賣掉,還及時收到錢,確實是件省心的事。可這份安心只維持了兩天,意外就來了。
10月19日,孫先生準備用這筆錢還之前收糧時借的貸款,卻發現銀行卡怎么也轉不出錢,去銀行查詢才知道,他和兄嫂的賬戶都被貴州警方凍結了。銀行工作人員告知,凍結原因是賬戶里的28萬元涉及詐騙贓款,上游有一起電信詐騙案件,警方為了追贓,依法凍結了相關資金賬戶。這個消息像晴天霹靂,孫先生趕緊聯系之前的收糧買家,可對方的電話已經打不通,微信也被拉黑,徹底失聯了。更讓他心慌的是,那100多噸小麥早就被拉走,現在去哪里了、被誰接手了,他一點線索都沒有。
好好的一筆交易,怎么就和詐騙扯上關系了?孫先生一家人越想越懵,母親更是當場崩潰痛哭,反復念叨著"俺就是賣個糧食,怎么還能招來騙子?這日子可咋過啊!"孫先生自己也又急又悔,覺得是自己沒把好關,才讓家里陷入這樣的困境——糧食沒了,28萬元取不出來,欠的貸款還不上,接下來一家人的生計都成了問題。
![]()
后來經警方解釋,他們才明白其中的門道:原來那個收糧老板根本不是真的做糧食生意,而是詐騙團伙的成員。這些人專門利用糧食交易"量大、監管松、資金流動快"的特點,把電信詐騙得來的贓款偽裝成購糧款,付給像孫先生這樣的普通農戶,等糧食被拉走、資金完成"洗白"后,騙子就立刻失聯。而孫先生一家因為不知情,完全按正常流程交易,反而成了詐騙團伙洗錢鏈條上的"工具人"。
不過從法律層面看,孫先生一家的情況其實有明確的保護依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出臺的規定,只要是"善意取得"詐騙財物,就不會被追繳。而孫先生的交易完全符合"善意取得"的三個要件:一是他們對資金涉詐一事毫不知情,全程沒有參與任何違法活動;二是28萬元買100多噸小麥,價格符合當時的市場行情,不存在明顯不合理;三是糧食已經實際交付給對方,交易已經完成。據10月26日的報道稱,目前,當地警方已經在協助孫先生收集當時的過磅單、銀行轉賬記錄、和買家的聊天記錄等證據,這些都是證明交易合法性的關鍵,之后會通過這些材料向凍結賬戶的貴州警方申請解凍。
![]()
這件事傳開后,不少網友在網上展開了理性討論,觀點也集中在幾個關鍵點上。
有網友說:"普通農戶哪有能力去查買家的資金來源啊?他們就認'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理,交易流程沒問題,錢到賬了才放糧,現在卻要承擔這么大的損失,太冤了。"還有網友關注到執法程序的問題:"警方凍結賬戶是為了追贓,這個可以理解,但能不能先快速核實一下交易的真實性?要是確認農戶是無辜的,就別讓人家等太久,農戶家經不起這么耗,貸款、生活費都指著這筆錢呢。"
也有人提出了疑問:"100多噸小麥不是小數目,拉走肯定要用到大貨車,物流信息、裝卸記錄應該能查到吧?為什么沒看到追查糧食去向的消息?要是能找到小麥,或許能幫這家人減少點損失。"還有網友結合這件事給出了提醒:"以后大額交易真得小心,尤其是網上認識的買家,最好別一次性收全款,分個兩三筆付,萬一有問題也能及時止損,還有所有憑證都得留好,聊天記錄、合同、過磅單,缺一樣都可能影響自證清白。"
目前,事情的后續處置還在推進中。除了協助收集證據,當地警方也在和貴州警方對接,核查那28萬元里涉詐資金的具體比例,同時追查小麥的運輸軌跡和最終去向,希望能找到更多線索。有律師也主動聯系了孫先生,幫忙整理所有交易憑證,指導他通過法律途徑提交解凍申請。據了解,在之前類似的案例里,有些商戶在提交完整的交易證據后,大概一個月左右就成功解凍了賬戶,這也給孫先生一家帶來了一點希望。
![]()
客觀來看,警方依法凍結涉詐資金是打擊電信詐騙、挽回受害者損失的必要舉措,無可厚非,但對于孫先生這樣完全不知情的無辜農戶來說,突如其來的賬戶凍結無疑是"雪上加霜"。他們沒有核查資金來源的技術和渠道,只是按常理完成交易,卻要承擔"錢糧兩空"的后果,這樣的處境確實值得同情。這件事也暴露出當前農戶在大額農產品交易中面臨的風險——缺乏有效的資金風險甄別機制,一旦遇到詐騙團伙設局,很容易成為"背鍋俠"。希望后續相關部門能加快核查進度,盡快為孫先生一家解凍合法資金,同時也能推動建立更完善的防范機制,比如為農戶提供簡單的資金來源核查指引,或者在大額農產品交易中引入第三方監管,讓農戶在正常交易中不用再擔心莫名卷入違法案件,真正保護好他們的勞動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