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歷八月的結束,九月也已經登場,再過些時日,便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了,對于這個節日,很多人會有些陌生,當然這個也能理解,畢竟這么重要的日子,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假期,而在各個商家促銷的時候,也喜歡避開這個日子,可以看出來,重陽節的經濟價值不是特別的高,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重要。
![]()
從唐朝開始,這個節日便已經出現,如今年流傳了上千年,依然是值得我們去傳承的,這個節日的核心,最早是驅邪避災,后來逐漸加入了敬老愛老的一個傳統,如今提到重陽節,人們還會不自覺以“老人節”來稱呼。
在我的記憶中,重陽節最重要的一個習俗,其實是登高,還有佩茱萸,每年到了重陽節,人們就會登高望遠,感受著天氣的變化,“一場秋雨一場寒”,而當重陽節結束的時候,那么冬天也會開始,拉開序幕,因此,重陽節,對于冬季天氣的預測也是十分重要的。
![]()
在我們當地一直就有“重陽遇晴暖烘烘,重陽遇雨凍死牛”的說法,今年重陽節,下雨好還是晴天好?估計很多人都想要知道答案。
重陽遇晴暖烘烘
這里說的也比較的直白,當重陽節這天出現了大晴天,而且溫度比較的高,那么冬季相對來講就會比較的暖和,那么大概率會出現一個暖冬。
![]()
這是因為重陽節是一個重要的氣候節點,而且也是冷暖空氣在交匯的一個階段,如果天氣出現下雨的情況,冷空氣占據主導,反之,天氣出現晴天,那么就是暖空氣占據主導,而這大概率就是后續的一個天氣走勢情況。
重陽遇雨凍死牛
這個也比較的好理解,說的是重陽出現了下雨天,或者是陰天,降溫的一個天氣,那么后續天氣就會比較的寒冷,甚至把耐寒的老黃牛都給凍死了,這么一來,也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會遇到一個極寒的冬天。
![]()
這也表明,冷空氣已經占據主導,而且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而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冬天的腳步就會比往年更急、更猛,此時就要為莊稼還有圈里的牲畜做好保暖了。
關于重陽節預測后續天氣的農諺其實還有很多:
1、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干。
2、重陽晴,一冬溫;重陽陰,一冬凌。
3、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4、吃了重陽糕,夏衣就打包。
這些農諺都是在告訴我們,重陽節這天的晴雨,對于后續的天氣有著非常重要的預測作用,比如第一句說的就是,若無雨,則需延至十三日再作觀察,若再無雨,則預示著一個干旱的冬季。還有最后一句,說的就是我們現在的一個生活,如果遇到重陽下雨,生那么就要開始打包夏衣了,這就意味著寒冷會加速到來。
![]()
今年重陽節,是下雨好還是晴天好?
生活當中,我們自然是希望晴天會比較好,冬天暖洋洋的也比較的舒服,但是在古人看來,尤其是農耕年代,糧食才是生存的根本,而是否豐收,和天氣有著重要的干系,所謂“該冷不冷,不成年景”,冬季該冷的時候,溫度就是要下降,這樣病蟲害才會被凍死,不然的話,這些害蟲順利過冬的話,就容易導致作物受災。
![]()
因此到了重陽節,人們還是希望下點雨,秋季的莊稼可以快速生長,來年的作物,在這個時候也可以扎穩跟,這樣就不怕冬天的寒冷了。
當然這些農諺,還是帶有一定片面性的,地域性會比較的強,因此我們作為一個了解就可以了,真正想要知道具體的天氣情況,還是要以天氣預報為準,這個只能說是起著拋磚引玉的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