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秋天總像個慢半拍的姑娘,等其他地方的秋意快散了,清遠連州的沙坊村才把積攢了一整年的金黃鋪開。還沒進村子,先被村口道路兩邊銀杏樹絆住了腳——葉子黃得像摻了陽光,風一吹就簌簌往下落,鋪在進村的水泥路上,踩上去沙沙響,連空氣里都飄著淡淡的銀杏香,旁邊的河流再加上遠處連綿山脈,讓人恍惚間還以為闖進了秋日限定的童話世界,是感受秋均的好地方。
![]()
![]()
從連州市區(qū)開車過來只要30分鐘,越靠近沙坊村,秋的氣息就越濃。橋下的河水慢悠悠淌著,陽光灑在水面上,碎成一片晃眼的金;村口“沙坊村”的牌子立在銀杏樹下,旁邊的水泥路被枝葉罩成了“黃金隧道”,連車輪碾過落葉的聲音都變得溫柔。我沒著急開車進村,索性停好車徒步往里走,想把這份秋天的饋贈慢慢揣進心里。
![]()
走在銀杏鄉(xiāng)間道路,盡管現在樹還小,但抬頭仍能感受那少少層層疊疊的金黃,偶爾有葉子落在肩膀上,輕輕一捏就碎成了軟乎乎的粉末。不遠處的小山嶺還披著淡綠的外衣,和近處的銀杏黃相映成趣;耳邊除了風聲、樹葉聲,還有不遠處河水的嘩嘩聲,深吸一口氣,全是山野間的清新,連心里的煩躁都被這秋風卷走了。
![]()
![]()
進入村子,就會發(fā)現這里不是座普通的村子,村子是“石”姓聚居,它已經在這兒駐扎了一千多年。早在五代后唐年間,開村始祖石文德為了躲避戰(zhàn)亂,從甘肅武威一路南下,最后選了這塊風水寶地安營扎寨,才有了沙坊村。一千多年過去,村里還住著石姓后人,青磚黑瓦的古建筑藏在秋色里,多了幾分歲月沉淀的溫柔。2014年,沙坊村被列入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我來到的時候,現場還能看到工人戴著安全帽,小心翼翼地給老房子補磚、修瓦,既想留住老建筑的韻味,又要讓村子住得更舒服。
![]()
![]()
村里的老門樓。最打眼的是“儒林盛里”和“儒林錫里”這兩座,門樓上的字跡雖然有些斑駁,但一筆一劃里還能看出當年的工整。村里的老人搬著小板凳坐在門樓前曬太陽,見我好奇,就給我講起了門樓的來歷:開村始祖石文德是個實打實的學霸,20歲就給《后漢書》挑出了一百多個錯,后來還因為一副“月沉湘浦泠,花謝漢宮秋”的挽聯,被楚王馬希范看中,封了水部員外郎。也正因如此,沙坊村被賜為“儒林坊”,這兩座門樓就是最好的見證。
![]()
![]()
秋風輕輕吹過門樓上的瓦片,恍惚間好像能聽見千年前的讀書聲。石文德不僅自己愛讀書,還把“重視教育”刻進了沙坊村的骨子里。他當年定下族規(guī),把村里良田的收入拿出來,補貼后輩讀書考功名,這么一代代傳下來,沙坊村出了不少讀書人。在村里的“五代楚水部石公祠”前,我還看到了一條紅橫幅,上面寫著“熱烈祝賀五代楚水部員外郎文德公36代孫文娣考上吉林大學博士研究生”,紅底黃字在秋陽下特別醒目。村民說,村里只要出了人才,都會在祠堂前掛橫幅,既是告慰先人,也是想讓后輩知道,讀書永遠是件光榮的事。
![]()
![]()
村里的古建筑大多是民居,巷道全用青石板鋪成,從村后到村前地勢慢慢降低,一層疊一層,看得出來當年建村時是精心規(guī)劃過的。雖然有些老房子正在維修,暫時不能進去細看,但光從外墻的青磚、雕花的木窗上,也能想象出當年的模樣——或許在某個深秋的午后,也曾有古人坐在窗邊,就著秋陽讀書、磨墨。
![]()
逛到半晌,村民笑著說:“來沙坊村,不看場沙坊粉制作,可不算真的來過。”跟著村民往村里的老作坊走,路上就看見有人在院子里曬米粉,雪白的米粉掛在竹竿上,在秋陽下泛著淡淡的光,像一串串垂下來的白玉,風一吹還輕輕晃。沙坊粉是連州人的早餐標配,現在更是成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連州地標美食,至于這手藝傳了多少年,村里的老人也說不清楚,只知道是“祖宗傳下來的”,他們小時候就跟著大人一起泡米、磨漿。
![]()
![]()
就這樣,在紗紡村走啊逛啊,不知不覺就喜歡上這里,沙紡村,這座千年古村,沒有太多商業(yè)化的痕跡,只有秋天的詩意、老手藝的溫度,還有村民的淳樸。
![]()
不知不覺已到了黃昏時間,也到了離開的時間,走到村口,我忍不住回望,夕陽已經開始西斜,把銀杏樹的影子拉得長長,落在“黃金隧道”上,美得像一幅不用上色的畫。回頭看沙坊村,青磚黑瓦藏在金黃的銀杏葉里,祠堂的飛檐、老門樓的字跡、曬米粉的竹竿,都被秋陽鍍上了一層溫柔的光。
離開的時候,我又踩了踩地上的銀杏葉,還是那熟悉的沙沙聲。心里想著,要是下次秋天再來,一定要早點來,在銀杏樹下多坐會兒,再看一次老師傅做粉——畢竟這樣的秋天,這樣有溫度的古村,真的讓人舍不得離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