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戰爭中,雙方大量使用無人機作戰,而且因為可以拍下視頻,所以咱們看到的絕大多數俄烏之戰的鏡頭都是無人機拍的。
在無人機炸人、炸車、炸工事之外,偶爾也有炸不成功的,這就看被炸的到底能有多好的運氣了。
最近,俄國人那邊放出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視頻:

一架FPV無人機朝著烏軍車輛飛奔而來,車上的一名烏軍眼看情況不對立馬跳車,槍都撂地上不管了;
而另一名烏軍還在堅持射擊,直到無人機即將命中的最后一刻才跳車。
如果一切正常的話,就是連人帶車都會被炸的結局,只有跳車快的那哥們大概能活下來。

結果俄軍無人機懟在了跳車哥們的屁股上,無人機都掉零件了也沒炸,因此造就了俄烏戰爭中的又一名場面。

這哥們懵逼之中或許會問:WC,屁股疼!
那玩意兒能不疼嘛,畢竟是被硬懟上去的,但是好在這屁股還在自己身上,它可沒掛在樹上對吧?
所以,明明可能是以“悲劇”收場的,結果造就了一幕“喜劇”。
![]()
在這名幸運的烏軍士兵之外,其實是大量的“不幸”,因為俄烏兩軍的步兵們最頭疼的就是無人機了。
而且一旦被無人機炸倒,死了倒也算了,最怕的其實是負傷。
![]()
當然,傷勢輕點自己能動也還好,怕的就是傷得比較重,得靠戰友幫助后運。
可俄烏戰爭的現實是雙方的無人機飛手都喜歡在步兵搶運傷員時再發動襲擊,這樣的話一次就能炸好幾個人。
所以現在步兵在前線比較默認的是一旦被無人機炸傷(其他負傷也一樣,不過距離接觸線有段距離的話還是有后送空間的),基本就是等死了;或者是自己了結,或者是由戰友幫忙,或者是只有自己的情況下獨自流血殆盡,或者是被對方無人機炸碎。
![]()
在此,咱們也簡單談幾條俄烏兩軍步兵總結出來的應對無人機的經驗。
首先,看到對方無人機后,不要想著直接跑,把自己的后背暴露給無人機幾乎就是找死。
當然,不要想著直接跑,不是說傻愣著不動等著被炸死,這就太機械了。
比如是在乘車狀態的話,現在俄烏兩軍的步兵幾乎都默認盡量不搭乘傳統的裝甲車輛(還有就是騎摩托車,但這個的關鍵就是要快)。
因為這些車輛的觀察視野不太好,被無人機擊中的話,還是跑不了;所以乘車上前線,要么就是搭乘改裝的“烏龜車、毛毛蟲車”,要么就是搭乘純粹作為消耗品的“破車”。
![]()
這些車輛會盡量拆除一些部件,以使得駕駛員和搭乘的步兵有更好的觀察視角,而且車輛自身的聲音盡量要小些,方便聽無人機抵近的聲音。
在發現無人機朝車輛飛來后,車上警戒的步兵要盡量射擊,射擊無效時要堅決跳車;或者說車輛僅有駕駛人員的時候,更要邊開車邊看,感覺不對就立馬跳車。
無人機的優先打擊目標是車輛,而且通常多架之間會有間隔;所以跳車的步兵會有短時間的生存窗口,要趕快離車輛遠點,后續肯定還會有補刀或者再找步兵的無人機。
![]()
所以文首的烏軍例子中,跳車最快的那哥們其實是正確示范,在這種事兒上千萬不要賭運氣。
跳下車后,最好是找林子鉆進去,無人機進林子要比在曠野上追著炸人麻煩得多;附近有定居點的話,則最好鉆地下室去。
如果沒有林子和地下室,只有曠野,也別著急撒腿就跑,因為這會嚴重消耗自己的體力,而且導致對周圍環境認知度的降低,再說跑也跑不過無人機。
![]()
所以在曠野中快速穿插,倒不如慢點走,并時刻觀察周邊的無人機。
無人機通常都有各自的任務,有些無人機是照著預定目標去的,它不會隨便炸路邊的步兵,所以判斷無人機目標不是自己時,直接別管它就是。
如果判斷這無人機就是沖自己來的,那就提槍射擊,打中了固然好,打不中那句認命。
所以步兵練槍法還是有用的,甚至于在當今的戰場環境下,打無人機保命的幾率要比打對方步兵還要大。
![]()
比如朝鮮部隊在庫州參戰時,因為射擊水平普遍較高,就打下了不少無人機——甚至殺紅眼后,看到無人機就打,把俄軍的無人機也干下來不少,令俄烏兩軍都頗驚訝。
當然,射術再好也不能是萬全的;文首中那名被懟了屁股沒事兒的“好運氣”烏軍,這種運氣也不會普遍在每個士兵身上都有。
在殘酷的戰爭中,任何經驗只能是盡量提升自己的生存幾率,對于不得不上陣的步兵來說,能有一分活下來的可能自然多學學、多試試比較好。
當然,無人機令步兵頭疼,而如果步兵一旦抓到對方的無人機飛手的話,待遇跟抓到狙擊手是一樣的,被俘的基本也就別想活下去了,這也是俄烏戰場的慣例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