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初二是分水嶺?
咱們一起來看看,初二這一年,各科掉隊順序,你就知道什么叫“初一不相上下,初二兩極分化”。
1、初二先掉隊的,就是數學不好的孩子;初一要是連90分(以滿分120分為例)都考不到,初二就會相當吃力。
初中所有科目當中,數學無疑是最難的一科,而初二數學又是初中最難的一年,中考大部分的考點都集中在初二來學,歷年中考試卷上的壓軸大題,考核的也都是初二的內容,所以你說,初二數學難不難?
初二要是掉隊,初三再想爬上來,難如登天!
2、第二掉隊的,就是英語這一科!初一可能學得還行,特別是小學底子打得不錯的,到初一多少能吃點老本,雖然初一改教材后難度上來了,但也不至于學得迷糊。
可到初二,畫風一轉,原本能翻譯出句子的大概意思,現在變得難以琢磨,句子變長了很多,文章也變難了,各種長難句看得人頭暈目炫,就算單詞都認得,但全都湊到一起,就搞不懂了,還得靠猜才行。
英語是保底科目,特別對中等生來說,你數學差點還情有可原,但英語要是還差,那就只能職高再相逢了。
3、第三掉隊的,是物理,拐點就出現在初二下學期!你信不信,初二上學期物理考90分的,到下學期都可能考不及格?
八上的物理,都是些入門概念,聲光熱等知識點,并不難學,大多數同學都能學得好。但到八下,“力學”這位老大哥登場了,很多人一下就學懵了。
力學是整個初中物理最難學的板塊之一,也是中考重點考核的內容,分值很高。要是初二下的力學沒學好,到初三又有同樣難學的“電學”,那時兩座山一起壓下來,你很難有反抗之力。
![]()
4、第四掉隊的,就“生地會考”!八下有一個生地會考,這個會考也讓很多人吃盡苦頭。
當然,關于“生地會考”每個地方的政策不一樣,有的折算百分比計入中考總分,有的則作為畢業參考,有的雖然不計入總分,但影響中考錄取,比如會考不過關者,就沒資格報考重高。
還有的,作為學生之間錄取名額的考量,比如中考成績一樣的學生,在競爭同一個錄取名額時,會考成績優異者會優先錄取。
具體的還要看所在地的要求,不過不管什么要求,該學的還得學。但平時數學、英語和物理都分掉了很多時間了,那些沒時間背誦的,且僅靠死記硬背的學生,生地會考大概率就要敗下陣來。
5、第五掉隊的,不是科目,而是心態,情緒不穩定,總是心浮氣躁,沒辦法靜下心來踏實學的,像這種學生,耗光所有運氣,都只能去普高,更多的是去職高。
初二為什么難?除了科目難外,學生的情緒波動大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根據青少年成長規律,大多數孩子在14歲這一年都會迎來叛逆期高峰,脾氣一點就炸,看這個不爽,看那個不耐煩,在這種狀態下,你認為能好好學嗎?
由此可見,初二真是分水嶺,這道坎要是邁不過去,初三幾乎沒有逆襲的可能!
那么問題來了!
有人說,只提出問題,而不給方法,等于制造焦慮?
那咱們,就來說一說解決方法。
想邁過初二這道坎,需要做到下面這幾點:
①初一就認真學,打好基礎,考個前幾名,到初二就能扛住分水嶺的沖擊。
我一直贊同一句話,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預防問題的出現,而不是為了解決問題。當問題已經出現時,再想來解決,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同樣的道理,你初一不好好學,到初二才來重視,能成功沖上去的,除了要有好的學習方法外,還要有超強的毅力才行。
但如果有超強毅力,初一就不會差了!所以這就很矛盾,與其想著初二逆襲,不如初一就遙遙領先。
②如果初一沒好好學,那初二又當如何?
你需要:放棄手機、放棄人際,放棄面子,火力全開,無時無刻都想著學習,只有拿出這種狀態,才可能逆襲。
③條件好的,那當然是去找一對一咯,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你就告訴老師你的要求,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條件不好的,就自己找網課學咯。
④要懂得調整情緒,心浮氣躁可能是常態,那你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讓自己能靜下心來學?運動、聽聽歌、做深呼吸、心理暗示等等,反正各種方法都試一試。
初一不好,初二逆襲的,不是沒有!但初一不好,初二還不好,初三逆襲,很少很少。所以無論如何,只要對中考有點想法的,初二這一年都要全力去沖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