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字節女員工發文:尋找同一航班的男生,上身穿黑色的T恤,背著一個包,個子在180CM,瘦瘦白白的。由于當天太累了,不好意思去打招呼,事后有些后悔,想試試看能不能找到你。
![]()
從帖子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后悔與遺憾來看,感覺女生對男生有過“一見鐘情”的瞬間,奈何錯過了。很多人好奇在大廠工作的女生,十分優秀,除了能掙錢,學歷高,她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究竟是什么樣的?
很多人提到大廠,第一印象就是“程序員”,而程序員大多是男生。其實,大廠除了技術還有運營、產品、市場、審核等崗位,而這些崗位里女生占比甚至超過男生,所以在大廠女生能頂半邊天。這里所說的“能頂半天”除了人數上的勢均力敵,還有她們口中經常調侃的“女人被當男人用”。因此,“卷”成為大廠男女都繞不過的一個字,下班時間一樣,如果趕上大促、項目攻關等,熬夜不分男女,后半夜也是常有的事。
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節奏里,大廠女生的另一半從事什么?她們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本篇文章就從身邊的同事和朋友舉例,尋找一些答案。不同城市、不同大廠的工作氛圍,悄悄影響著女生的情感走向和家庭狀態。
比如,像新浪、鵝廠、360、搜狐、百度等這些老牌大廠,員工平均年齡比較高,工作氛圍相對“佛系”,你會發現里面的女性員工已婚已育的不在少數。而對于比較年輕的大廠,比如字節、拼多多等,未婚未孕、已婚未孕的女生相對多一些,這跟高強度的工作有關。女生在職場跟男生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承擔生娃的主力,這點后面會講到。
大廠女生的另一半很多是跟她年齡相仿的同行,并且有過同事經歷。我知道的身邊至少有三對,談戀愛在一家公司,兩口子結婚后一個留在本公司,另一個跳槽到別家大廠。這個組合最大的好處就是掙錢快,幾乎都在工作城市有房有車。最大壞處就是年齡過了35歲,特別是40歲后職業就面臨很大不確定性。對于有孩子的家庭,模式大多是 “工作日老人幫忙+周末陪伴”。平常工作忙,老人承擔起帶娃的主要責任(即便有保姆,老人也要看著,放心)。到了周末,小兩口才能擠出時間陪孩子玩一玩、彌補一下缺失的親子時光。
還有一部分女生,會選擇和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等有穩定工作的人組建家庭。這樣的搭配,雖然“互補”,畢竟大廠工作太忙,總得有一個人能多分擔些照看孩子和家庭的精力,但是女大廠+男體制內的組合有些反了。試問有幾個男人能愿意自己媳婦每天早出晚歸,周末還要加班,一天不在家,自己成為家庭主夫。所以這種家庭組合,男大廠+女體制內多些,才能真正的互補。
大廠女性除了要在工作中平衡生活,更大的挑戰是面對生育這座 “大山”。
需要承認的是,大廠的工作節奏,對于女性懷孕、生子并不友好,即便很多大廠有對孕婦優待的規定。很多女員工在懷孕期間,該加的班一樣少不了,至今我還記得,我曾經工作對接過一位懷孕8個月的產品經理,紅著眼眶跟我說:最近幾天經常要加班到21點之后,身體的疲憊和心里的委屈,根本沒法說。而生完孩子后,各種挑戰更是接踵而至。休完產假回到崗位,可能要面對工作內容的調整,甚至還要擔心 “低績效” 的風險,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列入裁員名單。
總之,不要覺得大廠女生拿著高薪、外表衣著光鮮,就認定日子過得很瀟灑。她們“犧牲”了陪伴孩子成長的很多時光,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了工作。她們不是不想經營家庭,不是不想好好陪孩子,只是在 “生存” 與 “生活” 之間,不得不先向高強度的工作妥協。
作者:大喇叭;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