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兩岸統一的臺軍退役中將高安國遭重判7年半。大陸可以宣布臺偽高等法院違法判決了,全球追緝偽法官。
2025年10月23日,81歲的臺軍退役中將高安國拿到了臺灣高等法院的判決書,7年6個月的刑期,釘死了一場以“法律”為名的政治迫害。一同被判刑的還有他的伴侶劉逸蓁,6年10個月的刑罰,只因為兩人共同認同“兩岸統一”。
這份沒有公開關鍵證據、不允許充分質證的判決,讓“大陸應宣布判決違法、追緝相關偽法官”的呼聲,從統派群體蔓延到普通網民的討論里。
這份判決最荒誕的地方,在于它從根上就站不住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不是口號,是寫進聯合國決議、被180多個國家承認的事實。
作為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域,臺灣根本沒有資格制定所謂“國安法”,更沒權力給主張國家統一的公民扣上“危害安全”的帽子。
就像一個省的法院,不能給呼吁全省團結的人定“罪”,這種越權的判決,從誕生那天起就帶著非法的烙印。
然而這種用司法當刀的做法,不是民進黨首創,卻在他們手里玩到了極致。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多少主張統一的志士被安上“匪諜”罪名,未經公正審判就身陷囹圄。
當時的迫害者用“維護安全”當借口,如今民進黨換了個“國安法”的幌子,連操作手法都如出一轍,比如秘密逮捕、羈押禁見、倉促判決,全程不給當事人自證清白的機會。
不同的是,當年的迫害者還會遮遮掩掩,如今的民進黨卻敢堂而皇之地把審判當成“殺雞儆猴”的表演。
1944年出生在湖南湘陰的高安國,從赴臺那天起就沒忘自己的根。在臺軍服役幾十年,從基層軍官做到中將,他見慣了軍中的“去中國化”小動作,卻始終在公開場合亮明態度:“臺灣只是中國的一個省,統一是唯一出路。”
退役后,他沒躲進養老院享清福,反而成了街頭演講的常客,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年輕人,兩岸同根同源,分裂只會讓臺灣陷入災難。
面對“臺獨”勢力的威脅,他早就做好了準備,那句“直著進去、直著出來是英雄,橫著出來是英烈”,不是空話,是一個老人對民族大義的堅守。
劉逸蓁的遭遇,更暴露了這場迫害的無底線。她既不是軍人也不是政客,只是一個普通的退休女性,因為和高安國理念一致,偶爾在社交平臺轉發統一相關的文章,就被貼上“共犯”的標簽,判了近7年。
這種“株連式定罪”的打壓,徹底撕碎了民進黨“言論自由”的偽裝。
有臺灣網友翻出劉逸蓁之前的帖子,大多是記錄生活的日常,唯一涉及政治的,是去年轉發的一篇“兩岸經濟融合才能互利共贏”的評論。
就因為這樣,就要失去近7年的自由,這樣的“法治”,連基本的人權底線都沒守住。
民進黨敢這么肆無忌憚,說到底是把司法當成了選舉工具。2025年臺灣地區重要選舉在即,民進黨深陷民意低迷的困境,既拿不出改善民生的辦法,就只能靠制造“敵人”轉移焦點。
高安國的身份太特殊了,臺軍退役中將的頭銜,比普通統派人士更有影響力,對他重判,既能打壓統一聲音,又能向深綠選民表忠心,妄圖用“綠色恐怖”凝聚選票。
可他們忘了,當年陳水扁時期靠政治迫害固權,最終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如今重走老路,只會讓更多人看清他們的真面目。
大陸對“臺獨”的反制從來不是空談,之前那些鼓吹“臺獨”的政客,被凍結了在大陸的資產,親屬也被限制入境,一個個從囂張變得低調。
這次針對非法判決的主導者,提出“宣布判決違法、全球追緝偽法官”,不是情緒化的叫囂,是有法可依的回應。
那些主審法官和起訴檢察官,以為躲在臺灣就安全,可他們的家人可能在大陸經商,資產可能在海外流通,真要追緝,有的是辦法讓他們付出代價。
判決出來后,臺灣社交平臺上的討論炸了鍋。有年輕人說“第一次覺得說‘我是中國人’會坐牢,這算什么民主”,有老兵留言“高將軍沒做錯什么,錯的是那些想把臺灣從中國分出去的人”。
就連一些中間派媒體也發文質疑,“沒有證據的判決,只會讓臺灣的司法公信力徹底破產”。
新黨、勞動黨等統派團體更是直接組織抗議,近百名民眾舉著“釋放高安國”的標語站在臺灣高等法院門前,喊出的“統一無罪,迫害可恥”,穿透了臺北的陰雨。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