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3 日,一段烏軍士兵在逃亡路上拍的視頻在社交平臺瘋傳,鏡頭里滿是煙塵和潰散的人影,亞速營的殘兵混著幾個外國雇傭兵,正慌不擇路地往西邊跑。誰能想到,就在前一天,烏軍總指揮西爾斯基還在會議上拍著桌子喊“必須死守紅軍城”。
![]()
這場崩得猝不及防的潰敗,導火索是俄軍拿下了羅金斯克這個 “咽喉據點”。懂點戰場門道的都知道,羅金斯克就是紅軍城的 “門閂”—— 丟了這兒,俄軍的坦克和炮彈就能長驅直入。有前線老兵在論壇爆料,其實早在 10 月 22 日的高層會上,大半將領都勸著撤退:“趕緊把兵力撤去塞韋爾斯克,保住補給線才實在!” 可西爾斯基只甩了句 “上面要求死守”,硬是把幾千人釘在了這座孤城上。
沒人能想到防線垮得這么快。10 月 23 日清晨,俄軍的炮彈先鋪天蓋地砸過來,當天就傾瀉了 3000 發炮彈,還扔了 32 枚 FAB 巨彈,把紅軍城的高樓炸得只剩斷壁殘垣。那些被烏軍改造成火力點的六層樓,不到半天就全成了廢墟,地下掩體更是被鉆地彈炸得塌了大半。有士兵在日記里寫:“爆炸聲像打雷,土塊砸得頭破血流,每一秒都像在等死神敲門。”
![]()
更要命的是,補給線早被俄軍掐斷了。紅軍城本是頓巴斯的 “物流心臟”,E-50 高速和三條鐵路都從這兒過,以前每天兩千多輛卡車拉著彈藥糧食往前線送。可現在,別說子彈了,連面包都見不著。有士兵對著鏡頭哭:“昨天戰友還說要回家種地,今天就沒了氣息,而后方媒體還在播‘我們擊退了俄軍’。”
這虛假宣傳坑慘了前線將士。烏克蘭媒體把不同時間的戰斗視頻剪在一起,拼湊出 “勝利假象”,結果后方以為局勢穩了,把物資全調去了別的地方。有老兵吐槽:“電視里捷報越多,我們手里的子彈越少,這簡直是笑話!” 到 10 月 23 日下午,守在城里的烏軍從一萬多人銳減到三千,算下來平均每人要扛一發炮彈,心理防線早崩了,不少人直接放下武器投降。
![]()
可能有人要問,一座小城值得這么拼命嗎?還真值得。紅軍城不僅是交通樞紐,還是烏克蘭的 “煤老板”—— 戰前皮斯卡尼煤礦供著全國一半的焦炭,煉鋼造武器全靠它。更關鍵的是,它就像頓巴斯防線的 “頂梁柱”,往北連著克拉馬托爾斯克,往南守著頓涅茨克,一旦丟了,烏軍南翼防線等于塌了半邊。西方觀察家早在去年 9 月就說了:“紅軍城的倒計時開始了。”
現在的紅軍城,已經成了真正的絕境。南部被俄軍切割,北部全丟了,通訊斷得一干二凈,士兵們成了 “孤島里的孤島”。以前大家還討論 “能不能守”,現在前線群里全在問 “怎么跑”。有人翻出歷史說,當年拿破侖敗走莫斯科、斯大林放棄基輔,都是先止損再反攻,可現在烏軍高層只盯著 “一寸土地不能丟” 的政治口號,把士兵當棋子。
![]()
截至 10 月 25 日,俄軍已經控制了紅軍城七成區域,剩下的烏軍還在零星抵抗,但誰都知道翻盤無望。社交平臺上,越來越多士兵的家人在求消息,可回應他們的只有前線傳來的零星視頻 —— 畫面里,年輕的士兵背著槍在廢墟里奔跑,身后是濃煙滾滾的城市。
現在,紅軍城的結局已經寫好。剩下的問題,不是“能不能守”,而是“還能跑掉多少人”。
希望那些被困的士兵,能有一條活路。也希望未來的決策者記住:戰場上的尊嚴,不在于你站得多穩,而在于你能不能活著回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