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臺灣議員鄭麗文要去大陸之前接受訪問,記者問她準備見誰,她沒報名字,只說見誰不重要,關鍵是你能代表多少民意,說完還笑了笑,這話后來在兩岸網上傳開了,大家越琢磨越覺得有門道。
有人拿她的話跟去年另一位議員比,那人說我要見能拍板的人,聽著挺實在,但總像在討好權勢,鄭麗文不一樣,她把問題轉到誰有資格說話上,這不是躲,是往上提,她用民意當擋箭牌,一說出口,提問的人就啞了。
![]()
這話為啥火呢,因為大家早就看煩了見誰誰誰的套路,短視頻里這種短句好剪也好傳,現在兩岸交流敏感,她不點名不碰紅線,但意思明明白白,其實挺會說話的。
有人拿韓國瑜2023年訪陸的事來比,他見了不少地方官員,結果被人說太熱情,支持率反而降了,鄭麗文這招,躲開了這些麻煩,還有學者問,臺灣的民意代表到底算不算真代表,她說代表民意,是不是在模糊重點,可巧那個月臺灣剛通過新法,規定訪陸得報名單,她這話,說不定正好跟新法對得上。
她沒給出答案,可大家開始琢磨了,到底該信誰,是那些坐在辦公室里的人,還是背后千千萬萬的選民,政治 talks 不該只看飯桌上坐的是誰,得看這頓飯到底為誰準備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