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出所料,特斯拉的油水又變少了。
昨天,特斯拉今年三季度財報新鮮出爐,一句話總結是,增收不增利。
上個季度,特斯拉營收達到了281億美元,同比增長12%,這個成績超過了分析師預期的263.7億美元。
![]()
但是,再一看凈利潤是13.7美元,同比竟然下降了37%,這也導致它的股價在盤后一度下跌近5%。
咋回事呢?來挨個看看。
首先,營收這么猛的最大主力還是汽車。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一共交付了49.7萬輛汽車,同比增長7.4%。
在中美兩大市場,特斯拉都賣得不錯。
國內這邊,特斯拉是一如既往的高銷量,三季度銷量一共有16.92萬輛。尤其是在9月,Model Y銷量超過5萬臺,Model 3銷量超過3萬臺。
![]()
加上新出的Model Y L市場反響也不錯。雖然官方沒公布具體數據,但特斯拉官網顯示,這車交付都排到12月份。
美國那邊,則是因為馬上川普要把7500美元的電車稅收減免政策給停掉,所以出現了一波搶購潮。不過這其實是把四季度的需求提前透支了,可能也是因為擔心這個,特斯拉10月份在美國推出了減配版的Model 3/Y,就看后面銷量能不能保持了。
![]()
![]()
其實在歐洲,特斯拉的銷量是有往下掉,但整體上被其他市場拉了起來。
比如財報提到的,特斯拉在韓國、中國臺灣、日本和新加坡這些地方,交付量都創了記錄。其中韓國市場表現最亮眼,9月份,特斯拉在韓國賣了9069輛,同比暴漲572.3%。
![]()
要知道韓國人可是相當喜歡自己的品牌,9月份,韓國一共才進口了3.3萬輛車,特斯拉已經成為了進口車第一。現在韓國也成了特斯拉全球第三大市場。
但這不錯的銷量,卻掩蓋不了利潤下滑的事實。
最近一年多,特斯拉的價格一直在往下走。這個季度它的汽車毛利率是15.4%,遠低于去年同期的17.1%。
除了售價,其他的影響因素也挺多,比如一直不消停的關稅大戰。雖然特斯拉在美國有工廠,但它很多原材料和零部件都是進口,這就提高了特斯拉的制造成本。根據特斯拉CFO的說法,三季度關稅讓特斯拉產生了超過4億美元的額外成本。
![]()
還有積分交易。財報顯示,特斯拉本季度汽車排放積分收入為4.17億美元,同比下降44%。作為一家只賣電車的公司,特斯拉原本在積分上的收入,幾乎是純利潤。
但川普搞的“大而美”法案,直接取消了對企業燃油經濟性不達標的處罰,也就是說那些傳統車企碳排放超就超了,不用再花錢去買碳積分了。可能以后,特斯拉這筆本來十分穩定的收入,還會越來越少。
![]()
所以特斯拉得找些新的增長點。
一個是儲能業務,特斯拉這一塊布局很早,還在上海搞了專屬工廠。
三季度,儲能來了波爆發增長,收入34億美元,同比增加44%,毛利率更是高達31.4%,是汽車的兩倍。
![]()
另一個就是人工智能方向。大概從去年老馬砍掉廉價車型后,哥們似乎對造車提不起興趣了,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動駕駛和人形機器人。
可這些都是巨燒錢的地方。特斯拉在包括人工智能和其他研發項目的投入,這個季度同比增長50%。這也是利潤下滑的原因之一,賺來的錢都掏出去了。
而在財報出來后,老馬依然是把大家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AI上頭。
![]()
說的還是之前的大餅。像什么Optimus機器人的潛力比汽車大得多,第一代生產線已經在安裝了,計劃2026年底開始生產。
還有對Robotaxi也是信心十足,計劃在在奧斯汀市的Robotaxi上取消安全員,并且準備擴展到8到10個新城市。至于那個酷炫的Cybercab,還是原定的2026年量產。
反正就跟你聊這些規劃,至于車子銷量要怎么提升,哎呀你別問。
![]()
Ok,這些基本就是特斯拉這次的財報信息。總的來看,屬于是給了一點小驚喜,但更多還是老套路。
現在的特斯拉,在汽車業務上能講的故事越來越少,而且這次的銷量,很多還是來自對未來的透支。
但說回來,馬斯克這位畫餅仙人,畫的也不是一年兩年了。誰也說不好,這里哪個大餅,啥時候還真讓他填上了呢?咱就邊走邊看吧。
撰文:白日夢
編輯:脖子右擰 & 面線
美編: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特斯拉官網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