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數碼圈的一則爆料,讓不少準備做“等等黨”的用戶坐不住了!
有博主透露,內存價格正迎來一波強勢上漲,LPDDR5X漲幅明顯,且行業預測明年旗艦機內存成本將同比上漲20%-30%。
他更是直言內存漲的價,可以換一顆2億大底潛望鏡!與此同時,明年的旗艦芯片格局也要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
作為一個常年觀察行業的自媒體人,筆者不得不發出一個或許違背“等等黨”信仰的建議:今年,可能是換手機的最佳時機了,為什么這么說?且看下面這五點深入分析。
![]()
第一點:成本風暴已起
過去幾年,我們享受了內存和存儲芯片價格下行帶來的紅利,512GB甚至1TB機型都變得親民。但市場有周期,行業預測的20%-30%漲幅,意味著同樣12GB+256GB的配置,僅內存成本就可能增加數百元。
更關鍵的是芯片,臺積電2nm工藝是下一代制程之戰的核心,但其晶圓代工價傳聞高達3萬美元以上,比3nm(約2萬美元)暴漲了50%。
這導致高通驍龍8 Gen6系列的套片價格“再度上漲”,當最核心的兩個部件(芯片和內存)同時進入漲價通道,手機廠商的定價策略將無比艱難。
而筆者認為,廠商不會做虧本買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它們可能會采取兩種策略:一是直接提高售價,二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
第二點:芯片策略巨變
爆料中最值得玩味的一點是:“明年的迭代旗艦標準版將搭載驍龍8 Gen6芯片,Pro版則是驍龍8 Elite Gen6芯片。”
以往,標準版和Pro版通常采用同等級定位的芯片,前者采用次旗艦,后者采用新款芯片。
但明年,這種差異可能被拉大到“代際”級別。
這意味著你花著“旗艦”的錢,買到的可能是一顆“不完整”的旗艦芯,即使性能很強,但等級上的差異化依舊很明顯。
畢竟旗艦芯片就是旗艦芯片,并不是一款中端定位的新款芯片,可以進行抗衡的。
![]()
第三點:價格拐點將至
經濟學的基本規律告訴我們,當核心原材料成本顯著上升時,產品的終端售價必然上漲。
今年的手機市場,在經過多年內卷后,其實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價格平臺期,各家的旗艦標準版起售價基本錨定在3999-4999元區間,提供了相當出色的綜合體驗。
但明年的情況截然不同。在內存和2nm芯片的雙重成本壓力下,“3999元起的旗艦時代”很可能就此終結。
所以筆者認為現在換手機,你是在一個成本上漲前的“價格高原期”購入,而等到明年,你面對的可能是一個全新的、更貴的“價格山峰”。
![]()
第四點:技術紅利邊際遞減
對于絕大多數用戶,手機性能已經過剩!
無論是今年的驍龍8 Elite Gen5還是天璣9500,其性能足以流暢應對未來3-5年的所有日常應用和大型游戲。
2nm工藝固然能帶來更高的能效比和更強的峰值性能,但對于非重度游戲玩家而言,這種提升的感知度可能遠不如“續航多兩小時”或者“拍照更好看”來得直接。
甚至可以說在技術紅利邊際遞減的背景下,追逐最新的制程不再是“性價比”之選,相反在今年這個技術成熟、性能充沛的節點,選擇一款綜合體驗均衡的旗艦機,是更為理性和務實的選擇。
![]()
第五點:供應鏈風險的傳導
“從供應鏈逐步傳遞到消費端”,這句話背后隱藏著更深層的信息:這場由內存和先進制程引發的風暴,其影響是滯后的,也是廣泛的。
目前我們看到的還只是核心部件的預測,但上游的漲價最終會傳導至每一個環節,除了內存和芯片,屏幕、相機傳感器、電池等元器件的價格也可能隨之波動。
再加上一些宏觀因素,也為全球供應鏈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現在能確定的是內存和芯片要漲,未來不確定的是,還有多少其他部件會跟著漲。
所以筆者覺得,在不確定性增加的市場中,抓住確定的窗口期是明智的。
![]()
當然,這并不是制造焦慮。
如果你手中的手機尚能戰,自然可以繼續使用,但如果你正處在換機周期的臨界點,猶豫是當“等等黨”還是立即行動,那么筆者希望以上的分析能為你提供一個清晰的參考。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會如何進行選擇呢?歡迎回復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