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理學家楊振寧仙逝,善者長壽,活了整整103歲,妥妥的世紀老人。
在楊振寧身上,可以挖掘的內容太多,我突然發現楊振寧這一家子與“3”這個數字有緣。
![]()
比如,楊振寧有3個子女,子女分別從事3種職業,楊振寧對孩子有3個教育方法,3個子女對翁帆分別有3種稱呼。
一,楊振寧3子女,都沒有繼承其物理學衣缽,從事3種不同的職業
要說楊振寧是大物理學家,35歲就獲得了諾貝爾獎,怎么著,3個子女也會受到乃父的影響,對物理學感興趣。
哪知道,3個子女竟然沒有一個從事物理學研究的,但是個個優秀。
![]()
這3個子女都是楊振寧和結發妻杜致禮所生,杜致禮是杜聿明將軍的千金,學識出眾,兩人在美國結為伴侶,生下2男1女。他們相濡以沫53年,杜致禮卻先撒手而去。
楊振寧這3個子女,兩個大的是男孩,最小的是女兒,從小楊振寧沒有設計他們的人生,更沒有逼著他們學物理,而是順其自然。
長子楊光諾對計算機領域興趣濃厚,他考入密歇根大學主修計算機專業,后取得博士學位,成為了一名量子算法應用領域的科研人員。
次子楊光宇熱愛天文和化學,他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后,長期從事化學研究,后轉向天文學領域。
小女兒楊又禮,從小就特別關心他人,這個性格,把她引向了醫學領域。 她畢業于斯坦福大學,成為了一名兒科醫生。
![]()
二,楊振寧3個教育孩子的方法。
3個孩子3個發展路徑,楊振寧沒有試圖將子女復制成第二個自己,而是尊重每個孩子內在的聲音,概括起來,他有3個教育方法。
第一個方法:發現偏好。
楊振寧把它說成“發現偏好理論”。
楊振寧解釋說:一個孩子、一個年輕人,他感興趣的東西,通常是他能做好的。所以,一個人的教育方向和人生偏好,多半是他自己找到的。
他總結說,一個人對某樣東西有“天生的偏好”,如果能發現并培養它,那將是非常幸運的事。
![]()
比如長子楊光諾,打小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不愛琢磨小球運動的物理原理,反倒對嘀嗒作響的機器設備著了迷。
家里的電視機壞了,他總愛拆開來探究內部構造,小小的腦袋里全是對機械的好奇。
楊振寧說,你喜歡機械就愛你喜歡的來,說不定將來能成氣候。
哪知道,這孩子又不喜歡鼓搗機械了,喜歡上了計算機。
楊振寧不僅沒攔著,在他12歲生日時,還特意送了臺打孔計算機當禮物,這成了他走進計算機世界的起點。
![]()
次子楊光宇性子和哥哥不同,從小就愛看天文圖譜,還總在自家車庫里搭簡易實驗室搞化學實驗,弄得一團糟。
楊振寧非但沒責怪,反而看出了他的興趣所在,請了天文學家專門來輔導他。
可是這孩子后來又喜歡上了化學,最終成為一個化學工程師,但他沒有丟掉天文學的愛好,在美國建了個名叫“沙漠之鷹”的私人天文臺。
小女兒楊又禮是楊振寧的掌上明珠,非常懂事。她從小就愿意照顧別人,家里人感冒發燒,端水、量體溫這些事她都主動搶著做,天性善良。
楊振寧原以為女兒會從事文藝,可上大學后卻選擇了醫學。也將醫學做得風生水起。
楊振寧這種教育方法也叫“無為而治”,培養了3個“有為”的人才。
第二個方法:慢慢滲透。
![]()
楊振寧說讓孩子們“滲透性學習”, 這就類似于,你把一塊干燥的海綿放在一灘清水旁,并不需要用力擠壓,過一會兒,海綿自然會因為毛細作用而慢慢吸滿水分。
它不是直接灌輸,而是創造一個充滿“知識水分”的環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在無壓力的狀態下,主動吸收養分。
這跟古人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差不多。
第三個方法:陪伴學習。
楊振寧先生的教育中最關鍵、也是最簡單粗暴德的部分,其實是陪伴。
![]()
楊振寧這么大的科學家,應該是很忙了,但是無論有多忙,他總是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比如他常帶孩子們到書店選書,然后一起閱讀、探討;也常在晚餐時分享科學發現的趣事,在周末散步時討論自然現象背后的原理;跟孩子討論新聞實事。
楊振寧說,教育不需要正襟危坐的說教,高質量的陪伴本身,就是最肥沃的教育土壤。
不愧是大科學家,見識就是不一般,天下的父母都應該學習。
如今,楊振寧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智慧,還在不斷啟發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
三,楊振寧3個子女對翁帆有3種稱呼。
這些天很多網友對翁帆津津樂道,楊振寧去世后,三個子女會對她怎么樣呢?
![]()
如果看楊振寧的3個子女如何稱呼翁帆,就可以知道他們的關系了。
三個子女早就理解父親的這段婚姻,父親是在母親離世后,才另外找到一位女子為伴,并未背叛婚姻,也沒有背叛和前一任妻子之間的愛情,他們又何必阻攔呢?
何況,三個子女都是在外地工作,若是父親身邊沒有人照顧,他們反而擔心。有翁帆后,他們只需要和翁帆溝通就好,會更加放心。
有意思的是,翁帆比楊振寧的三個子女都小,三個子女對翁帆有三種稱呼。
![]()
大兒子古板一點,做事比較嚴謹,楊振寧跟翁帆結婚后,他一時還真不知道該如何稱呼為好,如果叫“小后媽”不太好,叫“翁帆”有點直呼其名不禮貌,后來就叫“翁女士”。
二兒子比較活潑,但凡來看望爸爸,就喜歡與翁帆溝通,兩個人交流多了,關系自然親近一些。
他一開始叫翁帆“阿姨”,后來直接變成了“小翁”。
小女兒跟翁帆最親昵,兩人私下關系很好,翁帆比小女兒還要小好幾歲,這個小女兒打趣說,如果你沒有嫁給父親,我們可以當閨蜜、小姐妹。
因此,小女兒就叫翁帆為“帆帆、帆帆阿姨”。
楊振寧這個大家庭的教育還真的與眾不同。
你對這件事情怎么看呢?謝謝友友的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