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像清華北大這種高校要培養出來的,畢竟是棟梁之才,而這種學子應該有文人風格,不應該整天把錢掛在嘴邊,或者說他們不應該變成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但是現實往往令人失望,據說在清北,每一天都會有學生為了那可憐的0點幾分的學分,跟老師據理力爭,因為差一點學分,他們就沒有辦法贏過自己的同班同學了。
就沒有辦法參加保研、出國這樣的事情,難道我們的教育還是背道而馳了嗎?
![]()
“培養的都是賺錢機器?”25屆北大就業去向公布后,網友唏噓不已
當我們看到了這些天之驕子的就業去向之后,好像跟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就更加息息相關了,他們也是要找工作的,都是人,那就都要吃飯。
但是清北學生的吃飯手段是不是應該高級一些呢?就比如普通人打工是為了賺錢給他人賣命,但是天才們打工,應該是為了自己的偉大夢想,或者是為了整個社會變得更好吧。
可是2025屆北京大學,公布了一份數學學院的本科生畢業去向名單,其中有大量的同學都是升學了,數字高達175人,這些同學我們暫且不提。
![]()
就說那少的可憐的就業人數吧,區區26人就業,那么是不是每個人的去向都是非常高精尖的場所呢?大概看了一下,有前6名同學,去的都是我們國內人不太熟悉的一些國外的大公司。
但是絕對是國際頂尖的那種,這似乎也是讓他們成為科研人才的一條正道,大家覺得這6名同學沒有關系,而接下來從第七到第14名同學,去的都是國內的著名大廠。
![]()
大家也覺得這也不錯,而且他們都是算法工程師,至少也算是履行了本職專業吧,可是再往下呢,從第15名同學開始就有點不太對了,他們直接去做了教研崗。
教研崗聽起來好像也蠻好聽的,但再換一句話說,其實就是去各大中學當起了老師,第20名同學倒是去了選調,大家紛紛調侃說,這位同學的出路是比較符合我們對于清北高材生的想象的。
![]()
“北大就業去向引爭議,本科生科研與賺錢的平衡”
可是第21名同學開始,又一次讓大家感覺到現實落差太大了,他們竟然都通過某某教育機構清北專項計劃,去當了競賽教練。
大家紛紛為這些學生感到不值和唏噓,有人總結了一下,說比較一致的意見是北大數學學院唯一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做科研的人,但是現在怎么開始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賺錢機器呢,這對嗎?
因為在網友們看來,如果他們不去做科研,去大公司,那就意味著他們是想要奔著賺錢而去了,這可不符合我們心中對于讀書人那種清高的定義。
![]()
但是如果把賺錢跟科研對立起來好像也不太對吧,因為如果科研人員都賺不到錢了,那么清北的學生自然也不想去,就更好理解了,其實最具爭議的點在于,天才們去做競賽教練和中學老師,算不算一種大材小用。
而這個時候筆者需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就是這份名單僅僅是統計了數學學院這一屆的本科生的去向的,要記住,無論是什么學校,本科生就是跟研究生有著天壤之別。
![]()
讓他們去做科研簡直是一種謬論,他們能做出啥成果,連基本的科研訓練都沒有做過,而去量化賺錢,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實在的,這就是為啥清北有175人直接升學了,可以說這才是清北培養學生的重點。
并不是在本科就業,而是繼續升學,而升學之后,他們不就是變成了那些網友口中的科研人員了嗎?所以也沒有什么問題。
![]()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