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建議修建“普京-特朗普”隧道】【特朗普與澤連斯基不久前爆發(fā)激烈爭吵】【白令隧道打通會對中國產(chǎn)生一定威脅】
第二次“特普會”敲定之后,俄羅斯已經(jīng)準備好了給特朗普的“見面禮”,然而這卻不得不讓中方有所警惕。
![]()
日前,被外界視為普京特使的俄羅斯貿(mào)易代表德米特里耶夫表示,俄羅斯和美國應在白令海峽下建造一條“普京—特朗普”鐵路隧道。
德米特里耶夫所說的這條隧道,橫跨白令海峽,計劃從俄羅斯的楚科奇半島出發(fā),直通美國的阿拉斯加,全長約80公里,投資預算高達650億美元。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蘇聯(lián)內(nèi)部就提出過類似計劃,但冷戰(zhàn)讓這條“橋梁”胎死腹中。進入21世紀后,俄羅斯交通部也曾短暫重提,但因為資金巨大、技術難度高、地緣政治復雜,計劃再度擱置。
如今俄方重新提出該計劃,還冠以“普京—特朗普”的名字,顯然不是單純的工程設想,而是一種政治信號:“我們愿意與美國合作。”說白了,就是在向特朗普示好。
近期,澤連斯基和特朗普在白宮大吵一架之后,原本說好的“特普會”就出現(xiàn)了變數(shù)。一位白宮知情人士表示,以盧比奧為代表的美官員認為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依然“頑固”,不建議特朗普與普京舉行會晤。
![]()
在結(jié)束俄烏沖突的問題上,俄羅斯的要求很堅決,希望烏克蘭割讓全部頓巴斯地區(qū)。但澤連斯基對此堅決不讓步,為此不久前在白宮與特朗普“激情開麥互噴”,雖然最后被趕出了白宮,但這也讓美方意識到:特普會即使成行,估計也不會有什么談判結(jié)果。
而對普京來說,如果在這個時候能與特朗普會面,不僅會對澤連斯基形成心理和戰(zhàn)略上的雙重施壓,同時也能借此打破俄羅斯被孤立的格局。因此特普會面還是有必要的。
正因如此,俄羅斯方面表現(xiàn)的格外“友好”,此次普京特使提出“特朗普-普京隧道”,無疑就是給特朗普的“見面禮”之一。
而對于中方來說,這一提議讓我們不得不警惕,原因很直接:該隧道如果建成,不僅意味著俄羅斯與美國直接相連,也意味著北極地區(qū)可能新增一個“美俄合作軸心”,這會使得北極事務的中俄合作格局被打破。
目前北極航道的主導者是俄羅斯,而中國則是最重要的“準北極國家”合作伙伴,但如果俄美聯(lián)手在北極地區(qū)搞基礎設施建設,美國勢必要求參與北極運輸規(guī)則的制定,削弱俄羅斯在北極理事會及北方航道的主導地位,進而間接影響中國的北極航運利益。
![]()
另外,白令隧道一旦成為現(xiàn)實,美國極有可能會打著“合作項目”的旗號,在阿拉斯加端設立大量配套設施,如物流港、能源終端、數(shù)據(jù)樞紐等。這相當于在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周邊增加了美國影響力的觸角。
對中國而言,北極航道是“一帶一路”的延伸,是中歐海運的重要“冷通道”。若美俄合作密切,美國在北極布局加強,勢必會給中國的北極運輸線、能源合作以及科研活動增加不確定性與制約性。
不過白令隧道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建成的,首先資金是第一道坎。650億美元的預算,對目前制裁重壓下的俄羅斯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雖然俄羅斯提議讓馬斯克名下的公司進行承建,可以最大限度地壓低成本。但馬斯克目前并沒有回應,即便他愿意摻和這件事,項目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啟動。
另外,白令海峽位于俄美兩國的軍事敏感區(qū),附近部署有大量防空、導彈與情報設施,一旦修建隧道,不僅涉及國家安全,還意味著交通、通信、能源乃至網(wǎng)絡基礎設施的雙向開放。對任何一方而言,這都不是一件可以輕易點頭的事。
從這個角度來說,俄羅斯的這個提議更像是一場“外交秀”。而對于中國來說,莫斯科準備的這份“禮物”或許不會落地,但卻是一個信號:在美俄關系起伏的背后,中國必須時刻保持戰(zhàn)略警覺,防止一場“白令合作”,撬動整個北極棋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