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的雅加達,本應是全球體操愛好者的盛會,第53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在這里拉開帷幕,79個國家的500多名頂尖運動員齊聚。
其中原本也應該包括東京奧運會上的金牌得主,來自以色列的名將——多爾戈皮亞特。
![]()
可誰也沒想到,這場萬眾期待的賽事,最終卻因6張簽證演變成體育界的“大地震”。
印尼拒絕給以色列6名運動員發放簽證,國際奧委會直接祭出“全面封殺”,叫停與印尼的所有奧運合作,還建議全球體育組織不再在印尼辦賽。
這場風波里,最刺眼的不是印尼的強硬立場,而是國際奧委會從頭到尾藏不住的“雙重標準”。
![]()
印尼拒絕以色列運動員參賽,風波升級
事情的起因說起來不復雜,卻帶著鮮明的政治底色。
印尼司法部長早早就放話,拒簽以色列運動員是為了抗議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甚至撂下狠話:只要以色列不承認巴勒斯坦主權,印尼就不會和他們有任何往來。
![]()
這話不是臨時起意,作為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尼長期支持巴勒斯坦建國,至今沒和以色列建交,拒簽更像是其一貫立場的延續。
可問題在于,賽前以色列體操協會曾反復和主辦方確認,對方明明拍著胸脯說“沒問題,歡迎參賽”,結果臨到比賽,印尼卻突然變卦,這讓以色列方面措手不及。
運動員苦心訓練了這么久,當然想要站在更大的舞臺上為國爭光,以色列方面為了能讓多爾戈皮亞特在雅加達的體操錦標賽上亮相,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
先是找印尼主辦方理論,對方卻拿“政府指令”當擋箭牌;接著求助國際體操聯合會,希望這個體育組織能出面協調,可得到的回應卻是“簽證發放是主權國家內政,我們管不著”;
最后,以色列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緊急申請要么強制印尼發簽證,要么改期、換場地甚至取消比賽,可最終還是被駁回。
![]()
眼看著比賽一天天臨近,多爾戈皮亞特和隊友們數月的備戰成果,就這么成了泡影,他們收拾好的行囊、調整到最佳的狀態,最終只等來一扇緊閉的國門。
以色列的求助之路走不通,國際體操聯合會的推脫更讓矛盾升級,直到國際奧委會的介入,讓這場簽證風波徹底失控。
![]()
國際奧委會對印尼的處罰是否太重?
得知印尼態度堅決、斡旋無果后,國際奧委會徹底震怒,很快就拋出了重磅處罰。
一方面立刻叫停和印尼方面關于奧運會、青奧會的所有合作和對話,另一邊還向全球所有單項體育組織發放通知,建議他們暫停在印尼舉辦任何國際賽事和會議。
![]()
這幾乎等同于給印尼貼上了“體育黑名單”的標簽,要知道,這些年印尼在體育上花了不少心思。
2018年辦亞運會、2022年辦亞洲杯,風頭正勁,如今卻從“東道主熱門”跌落到“全球禁賽對象”,落差之大讓人咋舌。
![]()
有意思的是,印尼雖然遭了重罰,國內輿論卻一片支持。
不少網友把政府的強硬姿態稱作“有骨氣”,覺得印尼敢為巴勒斯坦發聲,哪怕被制裁也不低頭,是“英雄之舉”。
另一邊,國際奧委會的“鐵腕執法”不僅沒換來認可,反而引來了一波又一波的質疑,大家翻出過往的舊事,發現國際奧委會所謂的“維護體育中立”,從來都是“看人下菜碟”。
![]()
就說去年的巴黎奧運會,俄羅斯因為俄烏沖突,被國際奧委會禁止以國家名義參賽,理由是“違背奧林匹克精神”。
同樣深陷軍事爭議的以色列,卻能照常派運動員參賽,甚至多爾戈皮亞特還能作為熱門選手被期待奪牌,這難道不是明晃晃的雙重標準?
![]()
再往前數,2019年東南亞運動會時,馬來西亞也曾拒絕給以色列運動員發簽證,行為和印尼幾乎一模一樣。
可當時國際奧委會只給了馬來西亞一個口頭警告,連實質性處罰都沒有,為啥到了印尼這兒,就要被全面封殺?
![]()
體育競技成了政治角力的工具,可悲!
說到這里,不由得想起歷史上兩次奧運會抵制事件,第一次是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當時因為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索性帶領65個國家公開抵制,拒絕參加比賽。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蘇聯又組織14個國家集體缺席報復。
![]()
這兩次抵制的規模和影響,比印尼拒簽6人大多了,可當時的國際奧委會卻啥也沒做,既沒制裁美國,也沒處罰蘇聯,眼睜睜看著奧運會淪為政治博弈的工具。
還有前不久,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剛判定,歐洲乒聯2022年禁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選手參賽的行為構成歧視,可轉過頭來,印尼只是拒簽,就被國際奧委會全面封殺。
![]()
同樣是涉及政治的體育爭議,處罰力度卻天差地別,很難不讓人懷疑,國際奧委會的制裁標準,根本不是事件本身的嚴重程度,而是當事國在全球權力結構中的位置。
在這場風波里,最無辜的還是運動員。
![]()
多爾戈皮亞特備戰數月,為的就是在世錦賽上證明自己,卻因為兩國的政治矛盾失去機會;
印尼本土的運動員更慘,國際奧委會的封殺意味著他們可能長期失去在家門口參加國際大賽的機會,多年的訓練成果也可能因為“沒舞臺”而被埋沒。
![]()
他們沒做錯任何事,卻成了大國博弈中最直接的犧牲品。
體育本該是讓不同國家運動員公平競爭、互相交流的舞臺,可現在,卻成了政治角力的工具,運動員的夢想反而成了最不值錢的東西。
![]()
結語
如今,印尼還沒對制裁做出正式回應,看樣子是打算硬扛到底;
國際奧委會也沒松口,非要印尼低頭保證“以后所有國家運動員都能正常入境”才肯罷休。
![]()
這場較量還在繼續,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里沒有真正的贏家:印尼守住了自己的政治立場,卻要面對長期的體育孤立;
國際奧委會看似維護了“規則”,卻讓“雙重標準”的質疑聲越來越大;而那些被剝奪參賽權的運動員,他們的損失再也無法彌補。
![]()
奧林匹克精神里最核心的是“公平”和“包容”,可現在,當體育開始跟著政治的節奏走。
當制裁的輕重取決于國家的強弱,那些在訓練館里流的汗、在賽場上想贏的夢,終究敵不過會議室里的博弈。這樣的體育,早就不是當初大家期待的樣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