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國內首個以古代鹽業金融為核心主題的大型展覽——《融·通 中國古代鹽業金融思想的演進》在河北海鹽博物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展覽系統梳理并生動再現了中國古代圍繞鹽業所形成的獨特金融體系與思想智慧。
據了解,此次展覽由河北海鹽博物館、中國海鹽博物館、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等聯合主辦,展期一個月。展覽突破傳統視角,首次將焦點對準鹽業背后復雜的金融活動,現場展出鹽票、賬籍、契約等118件(套)珍貴鹽業金融文物,部分重點文物為首度公開展出,成為本次展覽不容錯過的亮點。
開展當天,觀展市民絡繹不絕,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觀展市民通過實物陳列及圖文解讀,了解了中國古代鹽業金融發展的歷史脈絡。展覽不僅詳細解讀了由國家主導的鹽業專賣制度、稅收政策,更深入剖析了由鹽業貿易衍生出的契約、信貸等金融活動,還原了鹽業“價值”流通的復雜經濟活動,彰顯中國鹽業金融發展史的價值與意義。“以前只知道鹽是調味品,沒想到在古代竟然能衍生出這么復雜的金融體系,真是太神奇了!”觀展市民表示。
河北海鹽博物館陳列研究部專員張洪潮表示:“此次展覽旨在挖掘中國鹽業金融發展史中蘊含的獨特價值與深遠意義,讓更多人在了解鹽業歷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國古代經濟金融思想的博大精深與卓越創造力。”
黃驊融媒:張美靜 張瑞昌 蔣向東
![]()
![]()
編 輯:張孟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