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澳大利亞訪問,他和澳總理阿爾巴尼斯一塊簽署了一份總價值85億美元的稀土供應協議書。
![]()
據英國路透社披露,根據協議內容,美澳兩國未來半年就要砸10億美元到稀土等關鍵礦產的開發項目上。美國五角大樓還計劃在澳大利亞西部投產一座鎵的精煉廠,為美國高端武器制造提供緊缺的原材料。當著一眾記者的面兒,特朗普志得意滿,宣稱“我們與澳大利亞的合作,將有效減少中國對全球稀土供應鏈的操縱行為”,還強調美國很快就將“大獲全勝”。
美澳簽約的場景不可謂不熱鬧,但對稀土行業有一定了解的人們都知道,特朗普的豪言壯語,絕非他夸下海口的“一年以后”。自中國在本月初出臺稀土出口管制新規后,美國高科技企業和軍工部門哀嚎連天,都在想方設法朝特朗普施加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朗普便開始四處尋覓中國稀土的替代品,把目光投到了澳大利亞身上。
![]()
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確實礦藏資源多得驚人,也包含大量品質頗高的稀土礦。但這些稀土都埋在地里,初步的開采分離就是一個關鍵難點。中國不但嚴管稀土產品出口,連技術和設備也一并納入管控。所以澳大利亞并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是它根本不是“巧婦”,不懂得如何把“米”做成“飯”。
據法新社的統計,如今澳大利亞自身就連鋰礦,都要運到中國去,委托中國工廠進行精加工,分離難度更大的稀土礦就更是如此了。澳大利亞不缺稀土,缺的正是中國所擁有的成熟設備和技術人才。沒有這些,品質再高的稀土礦在澳大利亞手里,那也只不過是稍微貴一些的石頭、土塊罷了。
![]()
這就意味著,美國和澳大利亞合作,企圖繞開中國打造一條新的稀土供應鏈,必須從頭開始研發。這就不得不好好算一算時間賬了。特朗普在協議書上簽個名字,幾秒鐘的事情,但協議書生效到工廠拔地而起,再到生產線產出確實可用的稀土產品來,誰也說不準得等到啥時候去。說句不好聽的,特朗普任內恐怕都見不到這么一天。
澳大利亞也“自有國情在此”,它基礎設施落后,審批融資困難,時不時還會挑出一幫“環保人士”出來鬧騰,澳大利亞現任政府的反對派也對此協議頗多怨言。反對黨領袖蘇珊·雷也就冷冷嘲諷道:“等政府全部批準了項目,中國人也許已經淘汰好幾代設備了。”
![]()
是啊,正如美國稀土公司創始人阿爾特豪斯說的那樣,中國在這一行業深耕40多年,“卷死”了世界上的其他稀土公司,才有了如今在全球稀土市場說一不二的地位。過去中美關系友好,稀土供應正常,如今中美關系惡化,稀土供應驟然緊張。可是西方國家對中國稀土長期依賴,早就“自廢武功”了,要想趕上中國的稀土加工水平,半個世紀都算樂觀了。
《澳大利亞人報》的銳評一針見血,他們認為特朗普為了安撫國內的不滿情緒,才裝模作樣地和澳大利亞聯合搞這么一個稀土合作項目。這個項目的實際意義并不大,特朗普更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義,協議一簽就可以裝作自己已經完美解決了問題,并未在中國的稀土管制面前束手無策。
![]()
中澳目前是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但是澳大利亞顯然更在乎同美國保持高度一致。這一場稀土協議簽約的同時,澳大利亞軍機再度侵入中國南海領空,配合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意味非常濃烈。可惜如今的稀土格局,并不是誰礦多誰就說了算。主導全球稀土供應鏈的中國,有足夠的底氣笑看西方國家“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的種種嘗試。
只有特朗普和他的朋友們意識到另起爐灶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的時候,才能明白無端地激怒中國必將付沉重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