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一把手”被炸死,胡塞武裝瞞了兩個月,為啥現在才公布?
10月16日,一個重磅消息從也門傳來——胡塞軍事武裝“一把手”,總參謀長穆罕默德·阿卜杜勒·卡里姆·加巴里在執行任務時身亡。
根據阿納多盧通訊社的報道,加巴里是死于八月份的美、以空襲。
當時,加巴里和兒子以及部分屬下正在也門執行任務。
至于加巴里死亡的詳細細節,該通訊社沒有更加詳盡的報道。
事實上,加巴里的死亡早就有跡象可循。
道理很簡單,加巴里自從八月份的轟炸后,就一直未露面,也沒有參與具體會議。
蹊蹺的是,胡塞武裝為何現在才公布加巴里的死訊,這才是最重要的。
筆者分析,或許和加沙此刻進行的談判息息相關。
自從“阿克薩洪水行動”爆發后,也門胡塞武裝就一直堅定不移的站在哈馬斯一邊。
從2023年10月31日,胡塞武裝就一直在向以色列發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無人機。
在極短的時間內,對以色列大小城市發動了137次襲擊。
當然,以色列作為“中東小霸王”,也不是好惹的。
胡塞武裝和以色列并不接壤,雙方只能以空襲作為進攻手段。
以色列對胡塞的空襲始于2024年7月20日,襲擊主要針對胡塞的戰略性經濟和服務資產、以及軍事設施。
從胡塞武裝堅定和哈馬斯站在一起,就能看出胡塞武裝脫離了伊朗的控制,逐漸成為地區的又一方政治勢力。
擺脫了傀儡師,胡塞的招數層出不窮,有著鮮明的政治立場,即將以色列視作第一號敵人。
不過事到如今,哈馬斯眼見就要妥協,胡塞武裝就有些勢單力薄了。
外界甚至興起了一個問題——“胡塞武裝是否已經成為對抗以色列的最后堡壘”?
要知道,胡塞武裝雖然有著層次分明的組織架構,但實力的確很弱小。
8月份的空襲中,胡塞武裝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政府總理拉哈維以及多名部長,都殞命薩那。
不過,那時胡塞武裝并沒有公布加巴里的死亡,主要則是出于穩定軍心。
假如說哈馬斯和以色列真的簽訂了最后協議,那么明面上和以色列還處于戰爭狀態的,就只剩下胡塞武裝了。
胡塞武裝真的有實力同以色列交戰嗎?答案是否定的。
兩國不接壤,只能采取導彈互射,受傷的只有平民,打也打不出個所以然。
那么,最好的結果不如不打,保存實力最好。
正是考慮到這點,胡塞武裝才會在這個關鍵節點公布加巴里的死訊,透露出求和的氣氛。
不過,胡塞武裝強調,以色列仍舊是敵人,這一點沒有改變。
同時,胡塞武裝還任命了馬達尼少將接替加巴里,出任總參謀長的職務。
參考資料
《胡塞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加巴里身亡》半島電視臺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