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的人氣味真的很足。
文/cicy
1.
我前幾天,回了趟河南,發小的外公去世了。
我和發小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了,好到她的家人把我也當成了一份子,真奇怪,我在自己家沒有得到的愛,卻在她家里得到了,特別是她的外公。
她外公最早是莊子上的村書記,老一輩的書記分量很足的,說話就好像是自帶著一把天秤,莊子里只要誰家有矛盾,他一出面就能解決,大家都愿意給他這個面子。
她外公早些年開了個早餐店,包子煎餅胡辣湯都會做,在我們小鎮上生意很好,小時候她經常帶著我大搖大擺的白吃,我那會兒要面子,覺得大人們都一樣,肯定不高興我去吃。
但她外公不一樣,每次吃完后還偷偷塞給我兩個蛋,那個年代,能吃上一個蛋就算是很“奢侈”了,不瞞大家笑,我在家重來沒有完整吃過一個蛋,蒸蛋只能挖兩勺邊角料。
所謂的邊角料,就是在弟弟挖完中芯的蛋液后,我只能挖他剩下碗邊的,煮蛋通常只有一個,我媽會自然地說:家里的蛋只有一個了,你當姐姐的要讓著弟弟。
可某次,我在櫥柜里找碗筷的時候,發現家里的蛋都藏在半袋子米缸里,里面有十幾個雞蛋,我才知道,不是沒有蛋,是沒有給我吃的蛋。
后來,我在發小外公的“贈予”下,吃到了一個完整的蛋,我當時內心偷偷發誓說:以后等我有出息了,一定要好好孝敬外公。
她外公總是樂樂呵呵的,為人很和善,有次他給我發小買了朵頭發,沒想到還給我帶了一朵,跟我發小說你可以和你朋友一起戴,我們中考的那幾天,她外公承擔起了我們的伙食,每天換著花樣給我們做吃的。
畢業后的第一個年,我買了牛奶餅干麥片來看老人家,他擺擺手堅持不要我的禮物,說我在外面掙錢不容易,把自己過好就行了,家里有吃的,不需要買。
說起來,他倒是像我另一個家人。
雖然我們沒有血緣關系,但他卻給了我童年時少有的家庭關愛,發小前些天突然給我打電話說外公走了的消息,聽到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痛了一下,在那個莊子,一個比我家人還親的人走了,我決定要告別他的最后一程。
2.
剛下了車,老遠就看見有人在放鞭炮。
一群人聚在一起,有的人在忙里忙外,有的人在招呼客人,不是說大伙愛看悲傷的場面,而是白事里藏著最實在的人情,是村里人湊在一起“抱團”的日子。
不到半小時,院子里就擠滿了人,男人們搬桌子、搭靈棚,女人們圍著發小的外婆和姑姑們安慰,手里還不停擇菜、洗碗,夜里守靈,十幾個人圍坐在靈堂旁,有說有笑地包餃子,有人在講發小外公生前的趣事。
比如他年輕的時候扛著鋤頭追雞的黃鼠狼,比如他每年秋天都會給鄰居送自家種的蘋果,后半夜冷,有人回家抱來被子,有人煮了一鍋粥,白白的一鍋粥,就著一點咸菜,大家喝了一碗心也跟著熱乎了起來。
整個院子熱烘烘的,倒不像是辦喪事,像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過年。
我突然想到去年村頭小李的婚禮,雖然說也擺了三十桌,也熱鬧是“湊”出來的,幫忙的大多是提前雇的人,鄉親們吃完席就走,沒人留下搭把手。
新郎新娘穿著西裝婚紗,和村里的老人隔著一層,敬酒時像是外人,倒是發小外公的白事上,沒人組織,沒人給錢,大家都是主動忙活,有人去鎮上買紙錢,就連平時不怎么來往的隔壁村人,都騎著電瓶車來送了一程。
其實村里人都懂,白事的熱鬧,不是為了“鬧”,而是為了幫著喪家扛過最難的日子,紅事是添喜,大家湊個份子圖個樂,白事是分憂,得有人幫著搭靈棚、管賬、招待客人,不然單靠一家人,根本扛不下來。
這熱鬧里藏著農村人的情分,你幫我、我幫你,今天我為你家守靈,明天你為我家送葬。
我突然眼圈紅了,這樸實的鄉土社會,又樸素又真情,大家雖然都不說什么,都有什么事都第一個出現,不求任何回報。暖到人心里頭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