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錦賽男團冠軍剛到手,林詩棟就主動“放棄”了世界第二?為了全運會棄賽蒙彼利埃、法蘭克福兩站歐洲賽,1350分即將被扣,世界排名積分將從8075暴跌至6725,雨果、張本智和早已虎視眈眈。這步“棄賽保內戰”的棋,到底是戰術布局還是冒險豪賭?
![]()
全運會的優先級,國乒從來分得很清。對這位20歲的前世界第一來說,全運會不是普通賽事,而是新奧運周期隊內篩選的“硬核考核”。省隊榮譽加持下,各省精銳都抱著“死磕到底”的心態,這種內部競爭烈度,遠非歐洲巡回賽可比。教練組的算盤很明確:與其在歐洲刷分,不如在全運會錘煉抗壓能力,畢竟洛杉磯奧運名單,從來靠內戰表現說話。
![]()
但排名的窟窿不會等人。WTT十月啟動積分清理,林詩棟蒙彼利埃的350分和法蘭克福的1000分將清零,而競爭對手正全力補分。雨果的算盤早就打明白了:兩站只要都進四強拿700分,就能直接超越林詩棟升至第二;張本智和若能拿下一冠一四強,1350分足以穩坐次席。更要命的是,林詩棟如今棄賽相當于把“第二寶座”直接送到對手嘴邊。雨果、張本智和二選一,你們覺得誰會先超越林詩棟?
![]()
詭異的是,輿論反而一片“掉了也好”的聲音。有人直言,世界第二意味著大賽要守下半區,心理負擔比奪冠還重;掉到三四名反而能輕裝上陣,不用每場都被鏡頭放大成奧運決賽。這種說法聽著舒服,卻經不住賽場檢驗——七站比賽沒拿單打冠軍,才是最刺眼的現實。亞錦賽雖救賽點扛住日本隊,但對方專門盯著他正手連續進攻的漏洞打,三次近臺銜接失誤險些崩盤,這不是“差點贏”,是短板沒藏住。
![]()
球迷群里早已吵成兩派:一派說“前二壓力太大,掉下來能放開打”,另一派罵“排名下跌,大賽或提前上演國乒內戰,危害更大”。其實爭議核心不在排名,而在實力底氣。林詩棟最缺的不是世界第二的頭銜,是那種咬碎牙頂住決賽壓力的狠勁。球迷吵翻的“掉排名是減壓還是退步”,你站哪一派?
![]()
有人拿樊振東、馬龍的“低谷逆襲”當范本,可別忘了那兩位低谷時早已手握多個頂級冠軍,而林詩棟最高含金量的榮譽還停留在WTT。如今輿論降溫未必是壞事,熱搜撤了、吹捧少了,反而能沉心補短板。
所以問題不在掉不掉排名,而是他掉下去之后打算怎么往上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