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7日《安徽法治報》頭版
原標題
“檢察藍”接力解困
為困境母女托舉希望
本報通訊員 王靜 記者 江繼勇
“那時候天像塌了一樣,丈夫走了,女兒還得靠藥續命,法院判的賠償款卻拿不到……”近日,回憶起人生至暗時刻,王某蓮的聲音仍帶著哽咽。作為家庭頂梁柱的丈夫驟然離世,患白血病的女兒每月需萬元藥費維系,64 萬元判決賠償僅執行到賬 16 萬元。就在這位母親瀕臨絕望時,“檢察藍”主動叩門,省市縣三級檢察機關聯動,展開幫扶接力,不僅送來救命錢,更用持續的關懷讓希望重新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扎根。
該案是檢察機關依法履職,以“我管”促“都管”,融合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化解社會矛盾的生動實踐,充分展現了檢察為民的深度、廣度與溫度,9月17日,被評為安徽省檢察機關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飛來橫禍
頂梁柱坍塌 家庭陷入絕境
“家里情況我們都了解了,法院那邊執行有困難,我們檢察院有國家司法救助政策,就是專門幫助像您這樣因案致困的家庭,您先別著急。”上門了解情況的檢察官的一句話,讓幾乎絕望的王某蓮愣了片刻。2023年10月10日,她的丈夫姚某因交通事故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留下患白血病、每月需萬元藥費維持治療的女兒,而法院判決64萬元的賠償款僅執行到賬16萬元。姚某在世時,王某蓮在家照顧女兒,沒有收入,姚某的離世讓這個原本依靠其收入維持生計的家庭瞬間失去了經濟來源。面對檢察官,她傾訴了無助:“我沒了丈夫,女兒的病不能停藥,藥費那么貴,我真的撐不下去了……”這份沉甸甸的絕望,觸動了在場的每一位檢察人員。
檢察溫度
三級聯動 司法救助雪中送炭
樅陽縣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依托內部線索流轉評估機制,及時將該線索移送控申部門。鑒于該案情況特殊,樅陽縣檢察院檢委會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認為王某蓮母女屬于“司法救助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專項活動明確的“兩類”重點救助對象,具有雙重救助價值,因此制定了個性化救助方案,并層報至省市兩級人民檢察院。省、市、縣三級檢察機關高度重視,快速響應,將其列為重點救助對象,開啟了一場跨越層級的司法救助接力。經審查評估,上級院聯合作出救助決定,很快便將承載著司法溫情與關懷的9.12萬元救助金發放到王某蓮母女手中。“王大姐,這是省市縣三級檢察院為您申請的救助金,希望您和孩子渡過眼前的難關。生活再難,也一定要有信心,我們還會繼續幫您想辦法。”在發放救助金時,檢察官誠懇地說道。王某蓮接過的不只是救助金,更是一份支撐她走下去的力量。她紅著眼眶回應:“謝謝你們,這不僅是救助金,更是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為了女兒,我也必須堅強。”
長久牽掛
多元幫扶 構建長效關懷機制
一次性的資金救助雖能解急,卻難從根本上扭轉困境。為確保救助效果長遠化,樅陽縣檢察院堅持“一次救助,長期關懷”的理念,積極延伸職能,牽頭構建了多元化的社會救助格局。一是保障基本生活,主動協調屬地村鎮,成功為王某蓮母女二人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提供了穩定的政策兜底。二是紓解醫療重壓,多方聯系醫療機構,溝通協調患者的后續治療及用藥問題,盡力減輕其醫療負擔。三是建立心靈紐帶,會同村委會安排專人定期上門走訪,持續關注女孩的治療進展和心理狀態,用持續的陪伴與關懷幫助她們重拾生活信心。“他們一次次來,不像外人,倒像親人。讓我覺得,我們娘倆不是孤零零的。”
目前,在司法機關與社會各界的共同守護下,王某蓮母女二人生活趨于穩定,女兒成績優異,病情也得到控制,曾經陷入絕望的家庭正逐步走出陰霾。
第9403期
安徽檢察新媒體出品
終審丨任小玲 二審 丨吳熒
來源丨安徽法治報
編輯丨李昂
投稿郵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