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瀚森的NBA常規賽首秀終于來了,但整場比賽,他只打了5分16秒,依靠罰球得到2分1籃板,還游離在隊伍的戰術體系之外。
其實,從5月份赴美特訓,到6月份的選秀,到7月份的夏季聯賽,再到本月初的季前賽,楊瀚森已經過了不少歷練。
這期間,小楊有過高光時刻,也有過低谷瞬間,他曾經單節轟下過14分,也曾在與爵士雙塔對位時被打到崩潰流淚。
但以上所有五味雜陳的記憶,在常規賽開始的那一刻,就全部被清零了。
常規賽首戰,當楊瀚森替補亮相,他的生涯才真正意義上寫下了第一筆,以此為出發點,之后,小楊的每一次得分,每一個籃板、助攻和蓋帽,他所有的基礎數據都將被納入歷史統計,而無論前方有多少風浪、多少荊棘,中國籃球的發展史也都會因為小楊在NBA的登場,翻看全新的一頁。
可適應NBA的過程注定是異常困難的。對比季前賽,常規賽揭幕戰的比賽節奏和對抗強度又明顯上升了一個等級。
![]()
首節7分13秒,楊瀚森第一次登場,就迅速感覺到了這種不同。
坦白說,比盧普斯對小楊的安排還是挺用心的,在他的授意下,小楊在場上對位的竟然是森林狼鋒線上的定點射手麥克丹尼爾斯。這么做,一來可以縮短小楊在收縮內線之后再撲防到外線的跑動距離,二來也避免了小楊持續與對方的肌肉內線搏殺,早早淪為被針對的軟肋。
但作為一個菜鳥,在還沒有完全找到實戰節奏的情況下,小楊自然也很難全盤執行比盧普斯的戰術。
單節,在攻防兩端的折返中,楊瀚森還是無法拿到球權,在防守位置的選擇上,他也顯得很稚嫩。對手一個簡單的掩護換人,小楊就跟丟了自己的對位者。接著,他又在片刻的愣神后被吹了防守三秒違例。
在進攻中,小楊唯一值得稱道的,是他兩次非常瓷實的上提掩護,出色的擋人質量,讓隊友可以輕松獲得一條直沖籃下的寬敞通道,而無論阿夫迪亞,還是韋斯利,攻筐都是非常的輕松和干脆。
來到次節,小楊再度登場后又有進步,本節戰至7分56秒,他主動攻擊蘭德爾造成對手犯規,此后,他在罰球線上展示柔和手感,兩粒罰球穩穩命中,正式打開了自己NBA生涯的得分賬戶。
![]()
但之后,在攻防兩端,小楊再度交了學費,他先是利用腳步單挑戈貝爾卻被四次DPOY硬生生的封蓋,接著在防守中,楊瀚森也被對方送上“大禮”。次節戰至中段,森林狼打出流暢配合,麥克丹尼爾斯中路接球后隨即全速沖到籃下,面對麥丹的沖擊,小楊及時站到了補防位置上,然而,麥丹還是靠著他驚人的彈跳,隔著小楊把球砸進了開拓者籃筐。
小楊還沒有融入體系,沒有找到節奏,他當然要首先從自身找問題。
然而,客觀來說,開拓者的核心戰術理念,也是與楊瀚森的特點有些相左的。
從季前賽開始,開拓者就已經在有意的提速,有意的強調防守輪轉的速率。因此,在某些時段,不僅楊瀚森無法登場,連首發中鋒克林根獲得的機會也并不算多。在次節的陣容銜接段,比盧普斯干脆排出了一套五小陣容與狼隊周旋,這套陣容中有霍樂迪、卡馬拉和塞布爾三個進過最佳防守陣容的球員,也有格蘭特這種能得分,也能防多個位置的3D。
顯然,在吸收了過去幾個賽季雷霆和火箭隊的成長經驗后,比盧普斯是下決心要在新季打造一套以防守為先的陣容了。
而考慮到隊中沒有真正的大牌超巨,比盧普斯也會模仿步行者的平民陣容,盡可能的拉長輪換。
在如此背景下,楊瀚森雖然能上場,可他卻無法再像季前賽那會,獲得更長、更整塊的表現時間。楊瀚森的機會轉瞬即逝,一旦錯過一次,他下一次接球、下一次登場都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
于是,整個下半場,由于戰局過于膠著,楊瀚森沒能再登場。
但對當下的處境,小楊急不得,也不應該著急……
因為在他的身前,曾經的中國男籃前輩們,幾乎每一位在NBA首次亮相時也都遇到過不小的困難。
2001年4月5日,王治郅在獨行俠首演,出戰8分鐘,拿到6分和3籃板。
2002年2月27日,巴特爾在掘金首秀,入賬3籃板1助攻1搶斷;
2002年10月30日,姚明生涯首戰,一分未得的情況下還入賬2次失誤和3次犯規;
2007年10月31日,易建聯在雄鹿首次亮相,得到9分3籃板1搶斷和2蓋帽,這已經是中國球員首秀的最佳數據了。
之后,孫悅和周琦的NBA首演同樣貢獻寥寥……
而在了解這種起步的艱難性后,大概,對于楊瀚森NBA常規賽的首戰,人們也就能更多一份寬容之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