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終妥協,可能大家就一哄而散,如果啥事沒有,那可能還會繼續跟著美國對中國進行所謂的“圍堵”,但這種堅持也不過是強弩之末罷了。
荷蘭在這場與中國的博弈中,顯然已經陷入了困境。荷蘭政府聽從美國的指令,對安世半導體采取了一系列不合理的措施,比如凍結資產、暫停中方CEO職務等,以為能給中國“下馬威”,結果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國迅速而有力的反制措施,讓荷蘭嘗到了苦頭,其國內的半導體產業以及相關的上下游企業都受到了嚴重沖擊,汽車行業也因為芯片短缺而陷入混亂。
那些美國的小跟班們,如一些歐洲國家和日韓等,此時心里也在打鼓。他們看到荷蘭的遭遇,心里明白,如果繼續跟著美國與中國對抗,下一個陷入困境的可能就是自己。就拿韓國來說,其半導體產業同樣對中國市場有著高度的依賴,如果像荷蘭一樣采取類似的行動,韓國的三星、SK海力士等企業必然會遭受重創,失去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韓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將受到極大的阻礙。日本的情況也類似,在電子材料、設備等領域與中國有著廣泛的貿易往來,一旦與中國關系惡化,其相關產業也難以獨善其身。
而歐洲的一些國家,雖然在半導體產業上不像荷蘭那樣與中國的聯系如此緊密,但在其他領域,如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也與中國有著重要的合作。他們也深知,如果因為跟隨美國而破壞了與中國的合作關系,將會給自己國家的經濟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對于美國的這些小跟班來說,荷蘭的這場“實驗”就是他們的前車之鑒。如果荷蘭最終向中國妥協,選擇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那么這些小跟班們很可能會重新審視自己與美國的關系以及對華政策。他們會意識到,與中國對抗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與中國保持良好的經貿關系和合作,才是符合自身利益的。畢竟,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任何國家想要脫離與中國的合作,都將面臨巨大的困難和挑戰。
即使荷蘭在表面上還在硬撐,沒有立刻妥協,但美國的這些小跟班們內心的動搖也是顯而易見的。他們會越來越清楚地看到,美國所謂的“圍堵中國”戰略,更多的是為了維護自身的霸權地位,而并沒有真正考慮到這些盟友的利益。繼續跟著美國走,只會讓自己在國際經濟舞臺上越來越孤立,失去更多的發展機會。
總之,美國的小跟班們正處于一個關鍵的觀察期,荷蘭的走向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決策。而無論荷蘭的最終結果如何,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與中國合作共贏才是大勢所趨,任何逆潮流而動的行為都將被歷史所淘汰。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