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本該埋頭搞學術就行,別吃飽了撐的,亂玩“跨界”,結果整出些離譜的活兒來,讓人笑掉大牙。
最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一位叫卓拉的研究員,在外網發了篇文章,說 “中國買巴西大豆破壞人家森林草原”,還發在了《Nature Food》上。
你猜咋著?這個項目是意大利和歐盟資助的項目,她還只是第二作者。從其國外留學和工作經歷就可以看出,此人是變了質的,正是湊著西方“中國人吃肉毀雨林”的調調寫的,目的性明顯不過!
![]()
更逗的是這邏輯——按她的說法,買大豆=毀森林,那不買就是保護唄?我們不買的話,難道他們就不種了嗎?此外,此前我們買美國大豆的時候,咋就沒見有人跳出來喊 “毀森林”?這雙標玩得,合著中國買誰的大豆,誰的大豆就“有罪”?顯然,她這是在為美國說話,畢竟我們現在一粒都不要美國大豆了。
不僅如此,這學術圈還有更離譜的。
此前,在一項氣候研究中,有學術團隊提出“成吉思汗是全球‘碳中和’貢獻最大的人”這一觀點。其核心結論是:13-14世紀蒙古帝國擴張期間,戰爭導致約4000萬人死亡,大量耕地因人口銳減變回森林,進而從大氣中吸收了近7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當時全球數年的碳排放量。
![]()
這結論聽著夠離譜吧,竟把戰爭帶來的人口災難,歪打正著和“碳吸收”強行掛鉤。如果說更像是數據推演的巧合還說得過去,如果硬要往環保行為上靠,那就太牽強附會了——總不能說殺戮越多越“環保”吧。
說白了,這個更像是氣候研究中一個獵奇的“副作用”,而非嚴謹的學術定論,實在是太荒誕了。
不過,這些與清華吳教授相比,那也只能算是”小烏見大烏“了。
吳教授研究核軍控,結論居然是“中國該廢掉東風導彈”,還說要把核彈頭數量通報給美國,美其名曰“換戰略互信”……
![]()
這不妥妥的“胳膊肘往外拐”嗎?好在他最后被定性成叛徒,這智商,這情懷,真是一點都不冤!
卓拉這事看著沒吳教授那么夸張,可性質也差不多——都是拿著咱納稅人的錢,吃飽了撐的,沒事干了找事干,干著幫西方甩鍋、坑自己國家的事,凈是些破事兒。這些人混進教育圈、學術圈,教出來的學生能不被帶歪?難怪清大畢業的學生,一個勁地往外跑,大概有其原因了。
現在看來,學術圈真得好好清一清了,不然再讓這些“歪屁|股”的人折騰下去,不僅丟學術的臉,還得坑了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