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國家食品安全中心」發布了「要小心真空包裝肉制品肉毒中毒」的《風險提示》,花爸曾經發文提醒大家不要被一些自媒體帶節奏,導致過于恐慌。
詳情點擊肉毒毒素:比砒霜還毒1000萬倍?官方提示真空包裝肉制品要扔?
這幾天,花爸偶然刷到另一位科普博主說了這事,其中提到「肉毒毒素」是劇毒的,一小勺足以毒死五百萬人,同時還強調了防腐劑「亞硝酸鹽」對產生「肉毒毒素」的「肉毒梭菌」具有「天克」作用。
這條視頻流量很大,點贊都有幾十萬。
![]()
他說的兩點都對,視頻里的大部分觀點花爸也都認同,但為了強調防腐劑「亞硝酸鹽」的重要性,視頻里其他有些方面沒有說到,可能會讓大家有一些恐慌和誤解:畢竟還有很多真空包裝肉制品,是不加防腐劑的,會很危險嗎?
![]()
《目錄》
「READING」
亞硝酸鹽并非唯一防線
萬一有毒,加熱還能補救
警惕小作坊產品
亞硝酸鹽并非唯一防線
![]()
其實不用「亞硝酸鹽」or其他防腐劑,也可以消滅「肉毒梭菌」。
正規廠家在生產過程中,必須經過高溫高壓規范的滅菌,就能直接消滅「肉毒梭菌」的芽孢。只要是滅菌徹底的正規產品,真空包裝是不需要再加防腐劑的。
![]()
沒有規范滅菌的小作坊生產的真空包裝肉制品,就可能有「肉毒梭菌」芽孢,那一定會產生「肉毒毒素」嗎?
也不是。
「肉毒梭菌」在「厭氧(沒有氧氣)+溫暖」的條件下才會產生「肉毒毒素」。
換句話說,溫度控制是阻斷毒素形成的重要一環。
![]()
即使產品沒有徹底滅菌,真空包裝也提供了「肉毒梭菌」喜歡的厭氧環境,但只要全程保持冷鏈,缺少「溫暖」這個必要條件,「肉毒梭菌」也不會產生「肉毒毒素」。
萬一有毒,加熱還能補救
有「肉毒毒素」就不能吃了?
并非如此,也還有機會!
![]()
如果不幸買到沒有規范滅菌的小作坊產品,又遇上冷鏈掉鏈子了,「肉毒毒素」已經產生,也別急著扔掉。
「肉毒毒素」有一個弱點:怕熱。只要在100℃下持續加熱10分鐘,毒素也會被「干掉」。
![]()
因此,防腐劑「亞硝酸鹽」不是必須的,「肉毒毒素」也沒有那么容易感染。
沒有防腐劑
沒有規范滅菌
沒有全程冷鏈
沒有煮沸10分鐘
這四樣疊加在一起,感染「肉毒毒素」的風險才會大。
「肉毒梭菌」VS「肉毒毒素」
「肉毒梭菌」和「肉毒毒素」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肉毒梭菌」是源頭,這種細菌在特定條件下,會產生「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很毒,無論大人、小孩都是不能碰,但它不耐熱;
「肉毒梭菌」耐熱,本身沒那么毒,它只對新生兒影響比較大。
醫生會建議1歲以下的寶寶不要吃蜂蜜,就是因為寶寶消化道菌群沒有發育成熟,蜂蜜里的「肉毒梭菌」容易繁殖、定植,而對一歲以上的人,「肉毒梭菌」就問題不大了。
![]()
警惕小作坊產品
國家食安中心的《風險提示》,主要是針對真空包裝的熟肉制品,發生了一些案例,消費者吃了小作坊生產的真空包裝熟肉制品,感染了「肉毒毒素」。
![]()
因為冷鏈中途到底有沒有掉鏈子,消費者自己看不見,而且生肉會煮熟再吃,但熟肉一般人不會再去煮沸10分鐘才吃,所以國家食安中心的《風險提示》才會特別強調:
真空包裝的熟肉制品,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這是我們消費者能自己把控的最關鍵一步。
![]()
總之,「肉毒毒素」雖然毒性極強,卻需要一連串事件同時發生,才可能引發中毒。
我們不必因為它的劇毒而過度恐慌,也不是只能買加了防腐劑的肉制品。
只要規范滅菌、全程冷鏈、充分加熱——這三道防線守好了,「肉毒毒素」就很難上你家的餐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