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色漸深,熟睡中的家人仿佛遠在另一個世界。52歲的李阿姨卻又一次睜著眼睛望著天花板,腦海里反復琢磨著白天的小事,孫女寫作業拖拉、一日三餐的瑣碎、醫院體檢單的數字。
其實她已經很努力了,為了改善睡眠,晚上早早關掉手機,喝牛奶、泡腳、聽舒緩音樂……可睡意總是姍姍來遲。她常常疑惑:“哪怕很累,為什么我還是睡不好呢?難道真的是年紀大了,睡眠就不管用了?”
今年體檢時,醫生卻給出了讓她意想不到的答案:“李阿姨,您的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D水平偏低,這可能正是你失眠的幕后‘推手’。”
難道我們夜不能寐,是因為身體里缺了點什么?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維生素不足對睡眠影響巨大。補對了,躺下早入睡、醒來精氣神都能變得不一樣。
在大眾觀念中,失眠的主因總是和壓力、焦慮、作息紊亂或是晚飯吃太飽有關。而近年醫學研究和臨床數據表明:人體關鍵維生素的缺乏,是中老年人頑固性失眠的重要誘因之一。
哈佛大學的一項針對2000余名中老年人的睡眠健康大數據分析顯示:維生素B6水平充足的人,比缺乏這類維生素的人,失眠發生率低近30%。而維生素D水平偏低人群中,失眠、夜間易驚醒、晨起疲乏的比例顯著升高。
B族維生素(尤其B6、B12)參與大腦神經遞質(如GABA、5-羥色胺/“快樂激素”)的合成。當它們不足時,大腦“鎮靜信號”減弱,難以入睡、夜醒增多。
維生素D關乎晝夜節律的調控、褪黑素的生成。研究發現,冬季陽光不足、年紀偏大、肥胖或深膚色人群維生素D合成能力變差,從而影響人體生物鐘,讓深睡變淺、入睡延遲。
有趣的是,許多長期失眠者在常規體檢時,會被查出維生素B12和D都偏低。這不是巧合。醫生們建議:如果無器質性疾病,又有頑固性失眠,不妨查查自身維生素狀況。
入睡時間縮短,夜覺醒次數減少
臨床數據表明,規范補充維生素B6+B12+D的人群,3—8周后“入睡延遲縮短約16~20分鐘”,夜間覺醒頻次可減少31%。
![]()
林女士(化名)3年頑固性失眠,醫生建議合理補B群+D三月后,反饋“早晨易醒頭昏徹底緩解,白天精神前所未有的好”。
白天情緒焦慮、易怒感下降
B族維生素有助神經系統平穩,大型隊列研究顯示B族不足者白天易焦慮、抑郁,補足后主觀幸福感提升12%~17%。
生物鐘恢復,睡眠更加規律
維生素D充足者的深睡眠(非快速眼動期)時間平均比缺乏者高出22分鐘,難以入睡和早醒的概率降低。
身體恢復能力增強
長期失眠易損免疫力、影響血壓、加速衰老。補充上述兩類維生素后,慢性炎癥指標(如CRP水平)下降,免疫表現更佳。
需要注意的是:補充維生素并非“立竿見影”,而是修復神經與生理功能的自然過程,療效因人而異。如果3個月還無改善,建議及時就醫,排查睡眠障礙其他病因。
![]()
科學飲食,主攻高B族+維生素D食物
日常多吃全谷物、瘦肉、雞蛋、豆類(B族),并注意深海魚、奶制品、蘑菇(D較為豐富),搭配適當水煮蔬菜、堅果。
適當日曬,激活體內維生素D合成
每天建議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后,直接陽光下暴露手臂和小腿15-30分鐘(不涂防曬霜),促進維生素D自然合成。尤其是中老年人、肥胖者、膚色較深的人要特別注意。
合理補劑,不擅自加大劑量
如醫生建議,可選擇正規品牌的B族復合片或維生素D補充劑。正常人群維生素D推薦400-800IU/日,具體劑量由醫師根據血檢確定。
![]()
養成良好作息,避免睡前刺激行為
盡量規律作息、避免咖啡因/酒精、睡前1小時遠離屏幕、臥室保持安靜黑暗涼爽。維生素補充只是一部分,行為習慣更是“催眠神器”。
身體出問題,及時面診
如果長期失眠合并記憶力下降、情緒問題、白天嗜睡或身體出現不適(如抑郁、甲狀腺異常等),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專科檢查看診,排除其他疾病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