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僅在今日發布,謝絕轉載
近日,號稱配備8噸高爆鉆地彈頭的韓國玄武-5彈道導彈又傳出新消息。韓國國防部長安圭伯宣布,將在今年年底前正式部署這款導彈,以提升對朝鮮的威懾能力。
由于這款導彈的彈頭重量實在太過離譜,所以外界也都將玄武5稱為“怪物”導彈。不過,雖然韓國媒體一直強調該導彈主要是為了對付朝鮮的地下設施,但它的實際威懾對象,可不僅僅是朝鮮。以玄武5的射程潛力,它對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威脅。
![]()
(玄武-5發射筒與東風-21有些相似,但彈體尺寸更大)
玄武-5這款導彈非常特殊,它實際上是之前的玄武2近程彈道導彈的放大版,而玄武2的氣動設計是參考的俄羅斯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的9M723彈道導彈,所以玄武5也就可以看作是伊斯坎德爾導彈的放大版。
從尺寸上來說,玄武5并不小,韓媒稱其彈長超過15米,直徑約1.6米,比我國的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要大很多,甚至比東風26還要稍大,而這也是它能夠有巨大射程潛力的原因。
![]()
圖:伊斯坎德爾、玄武2和玄武5的對比(要用)
根據韓媒報道,目前的玄武5是配備的特制的8噸級高爆鉆地彈頭,號稱能打擊地下100米的目標。而由于彈頭太重,所以雖然是兩級動力結構設計,但該彈的射程還是只有300公里左右。這個用來打擊朝鮮,確實是足夠了。
不過韓國人顯然還有更大的野心,所以玄武5據稱還配有更輕的彈頭,以求能夠延伸導彈的射程。根據外界的估算,如果玄武5的彈頭重量降低到1噸以內,那么其射程可以輕松突破3000公里,成為真正的中程彈道導彈。
![]()
這個射程足以將日本全境、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我國三分之二的國土都納入打擊范圍,所以這才是韓國追求的目標。
而韓國人之所以敢搞如此大射程潛力的彈道導彈,除了朝鮮方面突飛猛進的導彈技術的刺激外,更大的原因就是美國直接解除了對韓國的導彈研發限制。
美韓之間在1970年代就簽署了一個名為《韓美導彈指南》的協議,該協議規定,韓國不能研發載荷500公斤以上、射程180公里以上的導彈。相當于將韓國導彈限制在 “戰術防御” 范疇。
但隨著朝鮮導彈技術的突飛猛進,美國為了讓韓國承擔更多的“前沿防御”任務,先后在2001年、2012年、2017年、2019年四次修訂該指南。
![]()
比如,2001年首次放寬射程至300公里,2012年又進一步放寬到800公里,2019年則是徹底解除彈頭重量限制,最終在2021年完全廢除該指南,讓韓國導彈研發徹底“解綁”。
這一過程本質上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體現, 通過武裝韓國,構建對中俄朝的“前沿威懾鏈條”。
而另一方面,自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為了償還欠下韓國的巨額貸款,也向韓國出口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同時在火箭研發方面也與韓國展開合作。
在民用方面,俄羅斯協助韓國開發了不成功的羅老號運載火箭,而軍用方面雖然沒有公開,但現在來看,顯然俄羅斯是向韓國轉讓了部分伊斯坎德爾導彈的設計,而這也就促成了玄武2的誕生。
![]()
圖:玄武5發射筒的設計明顯有參考東風21
在《韓美導彈指南》被廢除后,玄武5的研發,在政治上和技術上都已具備條件,所以用玄武2來放大改出玄武5,也就順理成章了。
對于韓國玄武5的威脅,我國目前當然也有應對手段。九三閱兵上首次公開的紅旗29機動式中段反導系統,就是用于應對這類目標的。
紅旗29的攔截高度超過1000公里,能夠在大氣層外對玄武5實施攔截。由于目前的玄武5還沒有什么反攔截設計,其飛行軌跡是標準的拋物線,所以對于紅旗29而言,攔截的難度并不大。
![]()
而除了紅旗29之外,我軍新的紅旗9C也可以在玄武5彈頭再入后實施末端攔截。紅旗9C的頭部采用了類似美軍愛國者3MSE反導攔截彈的設計,使用了大量的脈沖小火箭進行調姿,這使得其在大氣稀薄的高空可以劇烈機動,非常有利于攔截再入的彈道導彈彈頭。
總體來看,韓軍玄武5的部署,必然會使得東亞地區的地緣格局進一步復雜化,韓國的戰略威懾能力確實會得到提升,但這也必然會引起中日俄等周邊國家的反制措施,同時朝鮮也會開發對應的大威力導彈作為回應,這對于韓國而言,這顯然并不是什么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