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時確診為食管癌后,我老伴的淚水簡直難以想象……”記者第一次見到李昆嶺夫婦,是在一個花攤前,各色鮮花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嬌艷。難以置信的是,李老先生曾在12年前被診斷出食管-胃鱗癌,化療后臥床不起,幾近絕望。這一幕仿佛映射了夫妻倆攜手走過大半輩子的唯美愛情,令記者不禁為之動容。
![]()
【拖延四年病情惡化,化療一次險喪半條命】
早在2009年時,李昆嶺就已出現吞咽困難的癥狀,但他總以為是“喉嚨上的小毛病”,從沒放在心上,這一拖就是4年多。
2013年12月,李老先生的吞咽困難突然加重,甚至連喝口水都變得艱難,家人急忙帶著他去醫院檢查,確診:食管—胃鱗癌。
“確診那天,俺老伴哭得昏天暗地,連續好幾天都緩不過來。”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李昆嶺至今仍忍不住眉頭緊鎖。
![]()
2013年12月19日,李昆嶺在省腫瘤醫院接受了手術,醫生切除了部分食管和胃。術后病理報告顯示:腫瘤為潰瘍型中—高分化鱗癌,侵及外膜。為降低復發風險,醫生建議術后進行化療。
令一家人沒有想到的是,僅一次化療就幾乎奪走了李昆嶺的半條命。
“化療那一個星期,我不客氣的說,整個人就跟死了差不多,惡心嘔吐不停,吃什么吐什么,說話都含糊不清,別人不湊到我嘴邊根本聽不見。”
化療結束后,家人將他接回家休養,但接下來的十多天里,他的情況絲毫沒有好轉。他整天躺在床上,連坐起來都需要人攙扶,滴水難進,勉強喝口稀飯都會吐,還不停吐黏液。“那時候我就覺得,自己和死人就差一口氣了,連過年的心思都沒有。”
![]()
【大年初七求診中醫】
眼看李昆嶺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家人急得團團轉。
“那會兒看電視,看咱河南電視臺報道袁希福老中醫,播的是抗癌明星大會...”
“當時我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趕緊把音量調大,生怕漏了一個字。”李昆嶺的記得很清楚,電視里詳細介紹袁希福老中醫舉辦了抗癌明星公益大會,幫助很多晚期癌癥患者減輕痛苦、延長生命、提高了生存質量。
“我當時就想,人家那么重的病都能好,俺家那口說不定也中!”一家人顧不上過年,大年初七就帶著李昆嶺的資料趕到了鄭州,求診于國家非遺“袁氏中醫腫瘤療法”第八代傳承人——袁希福老中醫。
“袁希福大夫是個好人,就給我們開了三天的中藥,說回去喝了,好了就再來,不好就別花錢再來了!”
讓全家驚喜的是,服用3天中藥后,李昆嶺的身體就出現了明顯變化。“我感覺說話有力氣了,自己能慢慢起來上廁所,還能喝碗雞蛋湯了!”這突如其來的好轉,讓李昆嶺和家人又驚又喜,趕緊讓老伴再次前往希福醫院拿藥。
2014年2月19日,身體稍有恢復的李昆嶺,在家人陪伴下親自到希福醫院復診。他向袁希福老中醫反饋:“前4天喝藥效果特別明顯,能自己起床上廁所、走路,還能吃小半碗雞蛋湯和半個饅頭。不過第二次拿的藥喝了之后,吐黏液的情況有點加重。”袁老結合李昆嶺的舌苔、脈象重新調整了藥方。
【四年回歸正常生活】
隨著用藥時間的推移,李昆嶺的身體狀態越來越好。2014年3月26日,服用中藥一個多月后,他已經能獨自前往鄭州復診。此時的他,面色逐漸紅潤,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現在比以前強一百倍!感覺一次比一次好,如果半年能完全恢復就更好了,我還想上班養家呢!”
“當時同事們都不敢相信,說我之前病得那么重,怎么恢復得這么快。”2014年6 月,經過近四個月的中藥治療,李昆嶺的身體基本恢復正常,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
![]()
但令他始終遺憾的是:由于手術切除了部分食管和胃,李昆嶺偶爾會出現燒心、反酸、打嗝等術后后遺癥。
如今,李昆嶺已成功抗癌12年。這些年來,他的身體狀態一直保持穩定,不僅能正常生活,還能騎著三輪車去黃河邊批發鮮花,然后擺攤售賣。
![]()
“擺攤賣花,既能活動身體,又能賺點生活費,我很滿足。”他說,每天看著各色花卉爭奇斗艷,吸引著過往行人的目光,自己的心情也格外舒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