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攻破上黨之后,趙王與君臣商議,怎么才能最能最大程度保護趙國利益。
樓昌建議派等級高的使節,出使秦國,向秦王求和。
![]()
虞卿表示反對。他認為:以現在的情況分析,決定和還是戰,趙國無權決定,決定權在秦國。眼下秦軍勢頭正猛,秦王已下定決心要大破趙軍,即使派等級高的使節去,秦國也不會同意。
虞卿建議,趙國應該派使者使用貴重的寶物去拉攏楚國、魏國,只要趙、楚、魏重新合縱聯盟。秦王自然擔心在戰場上討不到更多的好處,才會答應與趙國和談。
趙王沒有聽從虞卿的建議。采用了樓昌的建議,派大臣鄭朱代表趙王前去秦國求和,秦王親切接見了鄭朱。
趙王便對虞卿說:“看吧,秦王已接見了鄭朱,和議指日可待了。”
![]()
虞卿說:“大王,趙軍必敗,和議肯定不會成功。如果我是秦王,我一定會把趙國派了等級高的使節來求和一事,向各諸侯國大肆宣揚。這樣一來,各諸侯國看到趙王求和的決心,便不會出兵救趙。秦國知道趙國已孤立無援,只能求和,便更不會輕易答應和議了。
果然,事情如虞卿所料,秦王大肆宣揚趙王派鄭朱求和,而不再理睬鄭朱,拒絕與趙國和談。
戰場上有了力量,談判桌子前才有談判的位置。放棄抵抗,便輸掉了談判的資格。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