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曾經擔任過湘潭地委書記的華國鋒帶著妻子,到達了他思念已久的韶山。這是毛主席的故鄉,也是華國鋒的福地。
當地老百姓聽說后都很激動,華國鋒走到哪里,他們就圍到哪里,即便華國鋒此時已不再擔任重要領導崗位,在民眾心里,他依然是那個為韶山付出眾多的好官。
只是當時毛主席的親屬有一個疑問,到底是該稱呼他為“華書記”還是“華老”呢?
![]()
華國鋒對韶山有著特殊的感情,他后來能夠進入中央,也跟韶山有很大的關系。1955年,毛主席做了著名的《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報告,在全國范圍都引起了轟動.
碰巧時任湘潭地委書記的華國鋒剛剛從韶山進行了一番視察研究,他結合自己所見所聞,寫下了三篇文章公開發表,呼應了毛主席的報告。
這帶著濃重湖南本土氣息的文章瞬間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同年秋,毛主席回到湖南時特意會見了華國鋒,在談話中,華國鋒給毛主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于是,在隨后召開的七屆六中全會上,毛主席邀請華國鋒上臺介紹在湘潭地區的工作經驗。毛主席還當著很多領導的面對華說:你是我的父母官啊。
雖然這句話有一定的玩笑意味,但能在眾人面前公開說出,已是一種極大的重視,華國鋒也是憑此契機進入了中央高層的視野。
![]()
韶山人常說“華國鋒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韶山”。事實也的確如此,1959年,毛主席在闊別30來年后首次重回韶山,華國鋒全程陪同。
期間華國鋒做的工作匯報、進行的一系列安排等等都讓主席滿意,所以第二年主席提名讓華國鋒擔任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
職務升高了,華國鋒也沒有忘記韶山,他想起新中國已經成立十年,可在毛主席故居只有一個臨時陳列館。這個是真正的“臨時”,最初是設在毛主席故居周圍,但附近住戶說游人太多影響了自己身上,因此陳列館開始換一個地方展覽。
往后只是有居民投訴的話,地點就又要換,如同在“打游擊”。華國鋒認為,毛澤東思想是新中國的指導思想,可專門建立一個永久性的陳列館來作為宣傳陣地。
![]()
他有這個建立的想法,只是中央和毛主席本人都沒有這個意向,在沒得到批文之前,誰也不敢擅自動工。
1963年,中南局召開工作會議的空隙,華國鋒把此事向中南局書記陶鑄做了匯報,陶鑄立馬表示同意,說可以拿出50萬專款來建這個陳列館。華國鋒有些擔心地問:主席會同意這件事嗎?
陶鑄做了個噤聲的手勢,說:他老人家知道后會反對,所以要保密啊,這件事我會跟總理打招呼的。有了上級的支持,華國鋒回到湖南后就開始著手建設陳列館之事,在籌備期間,他給陳列館定了幾點,要求“莊嚴、樸實、美觀”。
1964年6月,陳列館開始動工,兩個月后建造完成,華國鋒隨即給陶鑄發電報,邀請領導前來參觀。陶鑄應邀來到韶山后,先是去了毛主席故居,接著又來檢視了陳列館,他對這個新館極為贊賞。
![]()
同年國慶,韶山毛澤東陳列館正式開館,共有三個陳列室。當年由于戰爭等歷史原因,韶山保存下來的毛主席資料并不多。所以華國鋒數次要求陳列館盡可能地多收集一些內容。
有次陳列館的工作人員收集到了毛氏家族的兩張照片,一張是毛主席三弟毛澤覃的,一張是毛主席堂妹毛澤建的,兩人都是革命烈士。不過由于年代久遠,華國鋒無法確定是否為真,便在一次去北京開會時,呈上去讓毛主席辨認。
主席看過后很激動,他在照片背后批示“原件退還,洗一套送我。”這二人都是主席的至親,毛澤覃擔任過紅軍獨立師師長、閩贛軍區司令員,紅軍主力長征后他留守蘇區,最終為掩護戰友撤退犧牲。
毛澤建也是跟隨毛主席鬧革命,曾是衡山工農游擊隊隊長,可惜1928年就已被反動派逮捕殺害。看到兩位親人年輕的面貌,主席也仿佛回到了以往的崢嶸歲月。
![]()
1966年,毛主席第二次回韶山,此次他卻因為陳列館之事發了脾氣。
一天隨行的工作人員說要去參觀毛主席故居,詢問主席是否也去,主席怕影響民眾的生活就搖頭拒絕了。當天中午工作人員回來,一直都很興奮,除了去主席故居外,他們還去看了陳列館,說主席一家的革命事跡讓大家深受觸動。
沒想到毛主席聽完這些話后皺起了眉頭,他把當地的工作人員叫來:怎么能只宣傳我們一家?韶山還有很多烈士,也要講講他們的事跡嘛。
華國鋒聽了毛主席這句話后,認真思考自己先前做的不對之處,等主席離開馬上就召集相關人員進行研究,最后決定多搜集一些革命史實,所其他人的故事與毛主席一家結合起來。
等新的陳列方案出來后,華國鋒再次進行匯報,毛主席對于新的表述終于滿意了。
![]()
后來由于參觀的人越來越多,小的陳列館經常會擁擠不堪,所以群眾們提出要重建陳列館,最好是建成世界一流的高樓大廈,以此來表示對毛主席的感情和敬仰。
華國鋒則認為擴建即可,沒必要重建,而且擴建的程度只要適用就好,沒必要為了面子去建多大多高,這樣浪費民力財力不說,主席也不會喜歡。1969年,華國鋒將群眾的意見和自己的想法跟周總理匯報,總理肯定了擴建之說。
隨后華國鋒就著手陳列館擴建之事,他對工作日說,一定要盡可能地保持韶山原有風格,反對“高、大、洋”,這樣才能讓后來人知道,當年主席是從什么樣的環境中走出。大家也能更清楚地認識主席的故鄉。
四個多月后,擴建工作完成,依然還是保持了華國鋒最初定下的調——莊嚴、樸實、美觀。
![]()
總之,在韶山人眼里,華國鋒就如同親人,他的發展與韶山的發展是同步進行的。1963年華國鋒曾經陪同葉劍英元帥去了一次韶山,當時葉劍英很驚訝地發現,當地百姓見到華國鋒后都會親切地打招呼。
“華書記”、“華政委”等等稱謂從百姓口中喊出,華國鋒也是笑容可掬地一一應下,時不時還會駐足跟大家嘮嘮家常,葉帥當時也感慨道:你在毛主席的家鄉地位不一般啊。
后來華國鋒調入中央工作,去韶山的次數就比較少了,這是一大遺憾,等1990年他再回韶山時,當地民眾對他還是很熱情,絲毫沒有害怕和見外。
毛主席的一些親屬開玩笑地問到底該怎么叫他,華國鋒很謙虛地表示:只要把我當成自家人就行,叫華國鋒、老華都可以。
![]()
華國鋒游覽韶山的過程中,吸引了很多游客的注意,大家自發圍攏過來鼓掌歡迎,氣氛相當熱烈。畢竟華國鋒曾是中央主席,即便卸任了,安全問題依然很重要,導游和韶山領導擔心出事故,就想把人拉開。
見此情況,華國鋒攔住了他們:人多了沒什么不好,只要不出事故,群眾跟著不要緊,我們為什么要怕群眾?這一點跟毛主席當年說的很像。
當晚,華國鋒在韶山入住,政府按照貴賓禮節拿出了幾包價格較高的茶葉作為禮品,華國鋒擺手拒絕了。
第二天,華國鋒啟程去往湘潭,此后再也沒到過韶山,但是,這片土地,對他來說有深刻的意義,他至死也沒有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