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年少喪父,憑借著父親留下的收音機,她學會了普通話,后來更是成為了一名字正腔圓的主持人。
在主持行業摸爬滾打的她,后來不僅成為了甘肅地區的知名主持人,甚至還走進央視,憑借央視的舞臺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央視著名主持人!
她的名字叫做耿薩,一位從甘肅走出來的央視主持人,一位深受觀眾喜愛和認可的優秀主持人。
而回顧她的職業生涯,從一個小地方的普通女孩,一步步成為家喻戶曉的央視主持人,她成名的背后真的經歷了太多的艱辛......
![]()
一、
耿薩原名余恩慧,1966年出生于甘肅省隴南市,她在隴南市文縣鐵樓藏族鄉強曲行政村的一個普通家庭中長大。
耿薩的父親是當地的一位白馬藏族干部,她的母親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家里一共有四個孩子,她是老二。
耿薩孩童時期,她的父母恩愛,兄弟姐妹和睦,一家六口把生活過得非常幸福。
![]()
耿薩年幼的時候,她父親喜歡在家里用收音機聽廣播,借此了解外面的世界,收聽每天世界各地發生的新聞。
年幼的耿薩,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每次她父親使用收音機聽廣播的時候,她都會好奇的待在一旁看著那個能夠發出聲音的“盒子”。
或許正是在這種不知不覺的熏陶下,耳濡目染的耿薩,和播音主持藝術結下了緣分。
![]()
1979年,在耿薩13歲那年,她的父親患上重病,最終因病早早離開了人世。
年少喪父的耿薩,小小年紀就經歷了絕大多數同齡人沒有經歷過的喪父之痛,她仿佛一瞬間長大了一樣,開始變得懂事起來。
而原本生活幸福的他們一家人,隨著她父親的突然離世,家里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
好在,耿薩的父親去世后,她母親一直在用心的維持著這個家,耿薩和兄弟姐妹們也都非常懂事,一家人相互扶持,一路走了過來。
二、
耿薩的父親離世后,她父親生前留下的收音機,成為了耿薩思念父親的最好方式。
![]()
從小在藏區和牧區生活的耿薩,深知想要走出家鄉這片土地,一定要學好普通話,為此她非常用心的學習普通話。
她在閑暇的時候,會拿著父親留下的收音機收聽廣播,一邊想念父親,一邊跟著廣播里的聲音學習普通話。
依靠著這種自學的方式,耿薩愣是從不會說普通話,變成了能夠說出一口流利普通話的孩子。
![]()
1982年,16歲的耿薩考進了甘南民族學校,這所學校聚集了當地牧區、藏區的孩子,大部分人都不會說普通話,或者只能用普通話簡單交流。
而此時的耿薩,因為長期跟隨收音機學習普通話,在這些學生里面,她的普通話是說得最好的。
憑借著會說普通話的優勢,耿薩成為了學校廣播站的廣播員,每天師生播報消息,每逢學校有活動和晚會時,她還會被安排擔任主持人。
![]()
就這樣,在耿薩中學時期,她便開始和播音藝術扯上關系,并因此喜歡上了播音主持藝術。
三、
1985年,耿薩從甘南民族學校畢業后,擅長普通話而且已經擁有豐富主持經驗的她,甘南廣播電臺相中,成為了電臺的播音員。
![]()
耿薩剛進入電臺的時候,她特意用了她的藏語名字耿薩作為播音名,而后來這個名字便一直跟隨著她,成為了大眾熟知的名字。
在甘南廣播電臺發展期間,她陸續播報了很多節目,受到了當地聽眾的廣泛喜愛和認可。
而通過在電臺的摸爬滾打,耿薩的播音水平一直在不斷提高,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聽眾支持。
![]()
1989年,在電臺工作了4年時間的耿薩,由于工作能力出色,表現突出,她被調入了甘肅電視臺發展,從此從幕后走向熒屏。
耿薩進入甘肅電視臺后,她先后主持了《甘肅新聞》、《新聞大觀園》等節目,這些節目播出后都得到了甘肅觀眾的支持和好評,收視率非常高。
對于字正腔圓而且形象不錯的耿薩,觀眾們都很喜歡,男女老少都愛看她主持的節目。
![]()
雖說耿薩擁有了穩定的工作,而且發展前景非常好,但她并一直沒有忘記提升自己。
四、
耿薩在甘肅電視臺發展期間,為了能夠在主持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長遠,成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她一邊工作,一邊提升自己的實力。
![]()
耿薩先是考進了蘭州大學新聞系,經過她的用心學習,她順利獲得了蘭州大學的大專文憑。
從蘭州大學畢業后,耿薩并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她接著進入了甘肅省委黨校學習,攻讀了本科文憑。
就這樣,在這種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狀態下,高中畢業就進入社會打拼的耿薩,陸續獲得了大專和本科文憑。
![]()
原本耿薩的主持能力就非常不錯,先后在蘭州大學和甘肅省委黨校進修的兩段經理,讓她的主持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而隨著實力不斷提升,一直渴望成為一名優秀主持人的耿薩,她也開始向著更高的舞臺進軍,渴望著能夠被更多人看到。
![]()
對于國內的主持人而言,最高的舞臺毫無疑問,必定是中央電視臺,而耿薩也同樣清楚這一點。
五、
1993年10月,為了尋求事業上的突破,站上更大的舞臺,耿薩只身前往北京,參加了央視的招聘。
在選拔的過程中,耿薩表現得非常不錯,得到了考官的高度認可,可惜最終卻卡在了學歷這一塊,因為她的文憑有限,這一次她并沒有被央視錄取。
![]()
耿薩雖然沒能考進央視,但她參加央視選拔時候交的資料卻被留在了央視的人才庫里,后來浙江電視臺選拔主持人時,央視推薦了耿薩。
在央視的推薦下,耿薩順利進入了浙江電視臺,只不過,她并沒有在浙江電視臺持續發展下去,沒多久就回到了老東家甘肅電視臺。
耿薩回到甘肅電視臺后,她并沒有放棄進入央視的目標,一直在靜等其他機會,很快機會又來到了她的身邊。
![]()
1995年,時隔兩年后,央視再次招聘主持人,耿薩得知消息后,立馬放下手頭上的事務參加了選拔。
這一次,耿薩一路過五關斬六將,不僅闖到了最后,而且還得到了央視的認可。
戲劇性的是,由于當時甘肅電視臺離不開她,雖然她通過了央視的選拔,可甘肅電視臺不同意放她離開,她還是沒能進入央視。
![]()
耿薩回到甘肅電視臺后,她在這里又兢兢業業的發展了幾年時間,期間為了提升自己,她進入了北京廣播學院也就是如今的中國傳媒大學研修班學習。
2000年,耿薩順利從北京廣播學院研修班畢業,畢業后她沒有回家鄉甘肅,而是進入了央視實習。
就這樣,兜兜轉轉,先后嘗試了三次,耿薩終于如愿進入了央視,成為了央視主持人。
![]()
六、
耿薩進入央視后,她被安排在新聞頻道工作,憑借著出色的工作能力,她陸續主持了《朝聞天下》、《新聞30分》、《新聞直播間》等經典節目。
其中,她主持的《新聞直播間》這檔節目,得到了大批觀眾的支持,而她也正是憑借該節目走進千家萬戶的。
![]()
耿薩進入央視發展后,一直忙碌于事業的她,感情上也有了收獲,和她的丈夫走到了一起。
耿薩對她丈夫的信息保密得非常好,從來沒有在公眾場合透露過對方的信息,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早已結婚。
耿薩和她丈夫結婚后,兩人后來生下了他們的孩子,在北京組建了一個溫馨的小家庭。
雖然長期生活在北京,但她經常會回老家甘肅看一看,和家鄉的親朋好友相聚。
![]()
而耿薩在央視發展期間,除了主持那些常規的節目以外,她還經常和央視的其他主持人一起參加工作公益活動。
例如和其他央視主持人去偏遠地區進行慰問演出,去醫院探案病童等等,生活中的她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
![]()
熱愛家鄉文縣的她,經常會通過她的方式去宣傳家鄉,讓更多人了解到她家鄉的風土人情和文化。
她的家鄉要制作什么宣傳片時,但凡向她發出播音的邀請,她也都會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除此之外,每次她主持節目或者活動時,遇到來自家鄉的人,耿薩都會詢問對方家鄉的變化,為家鄉宣稱等等。
![]()
2023年6月,央視網對“央視主持人大全”進行了更新,里面已經不再有耿薩的名字,這也意味著耿薩不再是央視的主持人。
在央視發展了20多年的耿薩,就這樣悄悄的淡出了央視的舞臺,也淡出了大眾的視野。
![]()
2025年,耿薩59歲了,自從離開央視的舞臺后,她一直在低調的過著她的生活,很少引起大眾的關注。
從一個偏遠地區的小女孩,成長為家喻戶曉的央視著名主持人,耿薩這一路上經歷了太多外人所不知道的不容易和艱辛。
而對于如今的耿薩而言,或許事業上的發展已經不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把她的生活過好,享受幸福的生活。
友情提示:創作不易,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文章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