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開始,結局就是注定的
下面我要講述的這個實驗,自從他誕生以來,就困擾著哲學家們長達50多年的時間,至今也未能找到最準確的答案。
還有一大批物理學研究者在上面殫精竭慮,苦思冥想的付出努力,希望從中發現這個世界的奧妙所在,但得到的結果卻有所不同。
到底是行動決定結果,還是結果決定行動,通過這個實驗能讓我們一窺究竟,哪怕其中敘述的觀念模棱兩可,也能讓我們受益匪淺。
只要細細琢磨,必將找到屬于每個人自己的答案。
![]()
在你面前擺放著這樣兩個盒子,一個是透明的白盒,能看到其中之物,一個是不透明的黑盒,對里面的情況一無所知。
白盒里放著一千元現金,而黑盒里有可能放著一千萬的支票,實驗要求你要不拿走一個黑盒,可能就會有一千萬,要不就兩個盒子一起拿走,白盒里的一千是注定會得到的,而黑盒子有可能在你選擇一起拿走時,里面變得空空如也。
實驗有個前提設定是這樣,決定黑色盒子里有無巨款的是一臺超級計算機,能算出你的所有行為和決定。
早在很久之前,就對你今天會選擇哪個盒子做出了預測,假如你選擇只拿走黑盒,里面會有計算機早早就算出來你會拿走這一個盒子,而提前準備好了一千萬。
如果你要選擇將兩個盒子都帶走,白盒里的一千肯定百分之百能擁有,但黑盒里可能就會空無一物。
![]()
超級電腦并不會在你同時拿走兩個盒子的黑盒里放錢,所以你的選擇是直接拿走提前放置了一千萬的黑盒,還是同時拿走黑白兩個盒子。
如果黑盒里有一千萬,就總共得到了一千萬零一千元,若是沒有,就只能得到百分之百確定的一千元現金。
按照正常邏輯,大部分人可能都會選擇只拿走黑盒,因為已經能確定這里面有一千萬,還是有一小部分人固持己見,要把兩個盒子都帶走。
他們的推測是,既然超級計算機已經通過預測我會選擇只拿有錢的黑盒,那么這里面的結果已經是注定的了,也就是百分之百有一千萬。
拿走兩個盒子,多一千元不香嗎,而另一種選擇只拿黑盒一個盒子的人,想法也很清晰。
這黑盒子里面已經放了錢,那我就按之前預測的,只拿這一個,畢竟這是確定的,如果拿兩個,超級電腦可能并不會在黑盒里放錢,所以我只能得到一千,得不償失。
還是選擇電腦預測的路,最為靠譜,這里要絕對清楚,超級電腦不是玄幻魔術師,這個錢放與不放是之前就決定好的,不會在當下因為你的選擇就給你變走,所以選擇黑盒并拿走一千萬沒有風險。
重點來了,超級電腦知道我會選黑盒,那里面的錢沒跑,早已放置好了,這時候我選擇兩個盒子都拿走,獲得一千萬零一千元是百分之百的結果,這是雙盒都帶走人的邏輯。
并不是在拿一千元博一千萬,電腦預測在前,我的選擇在后。
![]()
好,有些人說了,那有沒有可能電腦知道你會兩個都帶走,畢竟具備超級算力,所以黑盒里就可能沒有放錢(幾率各占百分之五十)。
那這個時候再去選擇只拿一個黑盒子,萬一里面空無一物呢,那豈不是連一千元也沒有,而且按照我的推理,這兩種情況的發生占的比重是一樣的,再說一遍,電腦預測在前,選擇在后,你會如何選。
換個說法,你可能會更好理解一點,有個人一直按著同樣一個號碼來買彩票,但是最新的一期漏掉了沒買,結果就是這一期他的那個號碼中了一千萬,所以他錯失良機。
如果他這一期也是按照以前同樣的行為習慣購買了,那么這一次的中獎號碼可能就不是他一直買的那個號。
反正無論怎么選結論就是他不可能獲得這一千萬的財富,如果他有這個命,注定他會中,那么無論買哪一期都會中。
這是不是從側面論證了宿命論,該你的總該是你的,不該是你的,你永遠都得不到。
就跟量子物理一樣,你不可能同時擁有兩種觀測結果,一旦選擇,就會往一個他想讓你擁有的結果坍縮。
如同光這種物質,觀測是粒子不觀測是波,叫做波粒二象限,不可能同時存在。
上面的實驗,既然超級計算機安排了黑盒子里有一千萬元,那么選擇兩個盒子都拿有什么錯呢,要是沒有往里面放錢,不還是有一千元嗎,至少不是一無所有。
而選擇只拿黑盒子的,出現的兩種結果之一就是什么都得不到,如果假設同時拿兩只盒子里的黑箱子沒有錢,你單獨只選擇一個黑盒子,一樣沒有錢。
不存在你拿一個盒子就有1000萬,拿兩個盒子就只剩下1000元,畢竟超級計算機只是推理,而不是魔術棒。
平行時空之所以平行,在于他們不會被融合,命運注定你會有一千萬元,怎么選擇都會有,反之則沒有。
在你做出決定,開始實驗之前,結果就已經注定了,開局的時候,寫進去的流程代碼能帶你獲得財富,怎么選都會有,若命里缺金,絞盡腦汁去琢磨如何選,也不能改變一開始就設定好的結局。
生命的誕生,就像那個黑盒子,要是按物質運動規律,所有路徑只要算力夠大,一切都是可測的。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有的時候,其他都屬于錦上添花,沒有的時候,不可能憑空創造,扭轉乾坤。
不管是選擇決定結果,還是結果決定選擇,不管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世界是唯心的還是唯物的,只要從單一維度去思考都對,不存在誰勝誰負。
把兩者放在一起比較,就像上面實驗中的兩個黑白盒子一樣,是一個悖論。
因為相信意識決定物質,從而驅使了這樣一個結果,那么所謂的物質決定意識也是意識產物。
如果相信物質決定意識,那么現在意識中所確認的理論,就是物質決定的,后者能推翻前者,前者又能推翻后者,若只選擇一個黑盒子,先前就放了一千萬,那就兩個都要。
要是因為兩個都選的原因,導致一個黑盒子里空無一物,那么只選一個,連白盒子里的一千塊都沒有。
只做不要在乎結果
一件事情在你做出來的那一刻,結果就是注定的了,因為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可能同時擁有兩種結果。
要是費勁心力去回避可能會發生的結果,反過來可能更加會導致不好的結果發生。
舉個例子,你去相親,因為害怕不成功,所以畏手畏腳,模棱兩可,唯唯諾諾,就等于在為失敗收集證據,從而造成相親不成功,如果你大大方方的,抱著別人看不上就再換一個的心態,反而會提升成功的概率。
這其中也有條悖論,萬一對方就喜歡害羞的,好掌控的,因為自己家里不缺錢,有可能還覺得你失態顯得有點可愛,不喜歡霸道獨斷的。
這你不就瞎貓碰到死耗子了嗎,對方是i人小富婆,特別討厭聒噪的人,那你表現的唯唯諾諾就正中下懷,下半輩子不用奮斗了。
例子可能極端了點,我要表達的概念就是一切都是注定的,事情做了就可以了,不要抓住結果不放,控制好自己可以控制的,其他交給天意吧。
努力看似是成功必備的重要條件,可這個世界上努力的人實在太多了,相反有些并不算特別努力的獲得了成功,因為他們天生具備一定的優秀素質。
比如智商高,熱情奔放,樂觀積極或身體素質好等等,連正常說話表達自己觀點,這玩意也是要看天賦的,你可不要把自己放在天才的賽道與他們比拼,還怪自己不夠努力。
內耗解決不了任何事情
腦子里想太多,就等于是在為一件本來就注定要發生的事而憂愁,跟后悔過去一樣,都是愚蠢的行為。
既然已經無法改變了,何不坦然面對,要不是還要生活,我覺得腦子就應該什么都沒有,因為平時他阻礙了我們太多太多,本質都來源于恐懼,讓我們放棄了本該把握住的機會。
如果我們能控制意識的開關,在不需要他參與的時候,就關閉,或者說,讓恐懼擔憂停止,那么生活就會一往無前,幸福感就更能獲取,在任何時候遇到困難,首先從心上面,也就是意識上解決,現實之中的難題自然戛然而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