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莫斯科陰雨綿綿,來自重慶的兜媽背著40多斤重的登山包,帶著三歲女兒兜兜,下飛機后放棄了價格較高的機場大巴,擠上便宜的公交車,去往預訂的青旅,開始一段新的旅程。
小女孩穿著亮黃色雨衣,笑呵呵地踩著水花,跟著媽媽一路往前跑。
這位“90后”單親媽媽帶娃看世界,已接連走了兩年半。
![]()
3歲娃兩年多走了5個國家 重慶90后媽媽帶女兒“窮游”看世界
兜兜和兜媽在旅途中
從房車到背包
“2023年春天,我決定帶孩子離開之前一成不變的生活。”兜媽(化名)是重慶人,回憶起下決定的那一刻,語氣平靜。她說,丈夫忙于事業,情感的回應越來越少,這位全職媽媽突然意識到,自己的人生不能永遠等待別人給予幸福。
兜媽回想起自己也曾是夢想仗劍走天涯的“女漢子”,走進婚姻后卻未能找到理想的狀態,因此選擇告別過去,重新上路。
于是,她用積蓄買下一輛二手房車,把在重慶的房子租了出去,帶著剛蹣跚學步的女兒,裝好尿布、奶瓶,毫無牽掛地出發。母女倆游歷了貴州、云南、西藏、青海、新疆......白天開車、欣賞風景,夜晚停靠在山腳或湖畔。
“車陷入過沙漠,聯系了朋友才用裝載機拉了出來;有一次走在高速路上時車頂的太陽能板被掀飛,還是后方好心卡車司機鳴笛示意我靠邊停車,報警后,民警打著雙閃在后面護送,幫我找到修車的地方。”她笑著說,一路上遇到不少困難,也得到很多熱心人的幫助。磕磕絆絆中,不知不覺就走了兩年多,當初踉踉蹌蹌走路的小寶寶也長大成愛笑愛跳的小姑娘。
今年4月底,兜媽賣掉房車,換上登山包,去了天津、拉薩,然后走出國門,去了新加坡、泰國,中途還回國去了一趟青海,然后前往尼泊爾,現在又來到俄羅斯。
“我們的旅程從來沒有特別具體的規劃,想到哪,就走到哪。”
![]()
3歲娃兩年多走了5個國家 重慶90后媽媽帶女兒“窮游”看世界
兜兜和兜媽在旅途中
一路“窮游” 母女倆都在成長
兜媽選擇的旅行方式是“窮游”:大部分時間住經濟型旅館,有時甚至是青旅的多人間。開房車時就在高速路服務區的“司機之家”洗澡。玩法也很省錢:帶娃去當地博物館參觀——基本免費,打卡大學食堂——價格實惠又美味。
以尼泊爾為例,母女倆二十多天行程走下來只花了1600多元——還超出了預算。
她感嘆道,雖然投入少,但體驗很棒,收獲很多:在國內,去云南參加了有意思的祭火節;路上認識的智利小哥帶兜兜在滇池喂海鷗;兜兜在尼泊爾街頭理發店剪短了頭發,還和當地孩子們一起折紙飛機玩……
一路上,兜媽對女兒的教育也沒落下:在農村,去農田教女兒認識各種農作物,與當地人聊天,提高社交能力;在路上煮飯時讓女兒打下手,買東西時讓她幫拎;每次出發前會讓女兒幫著收拾,并帶走垃圾,“平時我會抓住任何機會表揚她,哪怕用很夸張的演技!”
1歲4個月,兜兜去了安徽黃山;1歲8個月,兜兜去了青海;2歲,兜兜去了云南麗江;2歲7個月,兜兜去了新疆庫車……
除了在國內各地旅游,迄今為止,兜兜已跟著兜媽去過五個國家。
![]()
3歲娃兩年多走了5個國家 重慶90后媽媽帶女兒“窮游”看世界
兜兜和兜媽在旅途中
“我不是讓孩子吃苦,而是讓她看見生活”
兜媽把自己的經歷發到網上后,引起了網友的爭議。
有人不理解,甚至批評她“不負責任”:“一個媽媽帶著這么小的孩子在國外住青旅、還擠公交,不安全又辛苦。”“你這是帶娃流浪,不是旅行,沒苦硬吃!”“為什么不住好點的酒店,帶娃住青旅,真是丟人。”
也有不少人點贊:“你教會孩子勇敢和獨立,這是最好的教育。”“帶娃去看世界不一定是要有很多錢才行,各有各的方式。”
兜媽對所有聲音都是一笑了之,她有自己的邏輯——“只要安全,吃點苦沒關系。人生不是只有一種活法。”
兜媽說,她更看重“生命力”而不是“舒適度”。“城市的孩子在舒適、安穩的環境里長大,我女兒在顛簸的路上學會了適應,盡管粗糙,但會長得很快!”
她認為,帶娃出游必定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這些困難要么花錢解決,要么花精力解決,我傾向于后者。因為在投入精力的過程中,可以認識更多的人,可以更豐富地體驗這個世界。”
而對于金錢的態度,她則認為,自己確實一路都在省錢——經濟條件有限,必須節省才能支撐長途旅行。但省錢并非摳門,“在我看來旅途該省省、該花花。”因此,她也會住著幾十元一天的青旅,但在被街頭藝人的演奏深深打動后,她會毫不猶豫地主動拿出100元。
![]()
3歲娃兩年多走了5個國家 重慶90后媽媽帶女兒“窮游”看世界
兜兜和兜媽在旅途中
“社牛”小女孩
女兒在這個過程中成長。兜媽認為,目前兜兜最特別之處就是“社牛”。
她笑著舉例說:“坐火車時,孩子很快就能和整個車廂的人打成一片。她還會拿自己的零食去分享。而別人給她吃的喝的,她也會拿回來給我嘗嘗!平時摔倒了不會哭著找媽媽,拍拍灰自己就立馬爬起來,很皮實!”
兜媽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完美母親”,但也在摸索著成長。在兜媽的社交媒體上,記錄著她和女兒一路的風景和心境。視頻里,她和女兒在青海湖看日出;兜兜在尼泊爾街頭嘗試了看起來稀奇古怪的食物;在簡陋的旅館里吹著風扇,發絲在金色的陽光里發光。
她認為,孩子看到媽媽勇敢、獨立、有主見,比擁有精美的玩具和公主服飾更重要。“她不一定需要一個完美、精致的童年,但她需要看見媽媽活得有光。”
對于網上指責她“吃苦式帶娃旅行”的評論,她也不怎么爭辯,并坦言,旅行肯定會以自己的規劃為主,只要保證孩子在安全、吃飽的狀態下就行。
而讓兜媽欣慰的是,女兒雖然被曬黑了,但身體一直很健康,臉上隨時都有燦爛的笑容,母女倆一路笑聲相伴。
![]()
3歲娃兩年多走了5個國家 重慶90后媽媽帶女兒“窮游”看世界
兜兜和兜媽在旅途中
未來會繼續往前走
對于網友質疑她帶著孩子去岡仁波齊轉山的“貿然”舉動,她解釋說,因為之前她倆在高原地區已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孩子已有所適應,“并不是說突然從低海拔的地方去往5000多米爬山。我們會慢慢嘗試、量力而行,這是一個能力疊加的過程。”
說到接下來的計劃,兜媽表示,俄羅斯之行結束后,有打算騎行海南島,也可能中途又臨時去其他國家,接下來還會再去歐洲等更遠的地方騎行。她也一直在學習英語、西班牙語,為未來的旅行做準備。
“我不追求穩定、按部就班的生活。我希望女兒看到,生活可以有風,有浪,有笑聲,也有意外。重要的是——別害怕。”
兜媽給兜兜輕柔地梳著頭發,親親她的小臉蛋,“我只是想讓她知道,媽媽不是在逃避,而是在尋找更遼闊的生活。”
有人說她“瘋”,也有人說她勇敢。但她毫不在意。“我不需要被理解,我只希望她長大后能記得——世界很大,路就在腳下。”
![]()
3歲娃兩年多走了5個國家 重慶90后媽媽帶女兒“窮游”看世界
兜兜和兜媽在旅途中
教育專家:
“我們應該祝福她和她的孩子”
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國家級培訓專家庫首批人選、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王緯虹認為,這位媽媽在身體力行地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精神和能力。在旅途中,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節約節儉的好品質好習慣;行千里路讀萬卷書,拓寬了孩子學習的邊界,陪伴孩子在生活實踐中學習、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幫助孩子從小堅定“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的自主品質……
他認為,帶著嬰幼兒“窮游”的確要充分考慮旅途中的安全與健康,但從這個媽媽的做法來看,她充分考慮了相關的問題,并有這方面的準備、對策、能力和自信。“對此我們沒有必要去質疑她和苛責她。畢竟人生不可能是舒適豪華、萬事俱備的旅程,人生總是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開始和進行的。”王緯虹認為,這位年輕媽媽的行為,啟示我們有另外一種育兒的方式、方法和路徑,有另外一種人生的體驗和嘗試。“我們應該祝福她和她的孩子。”
從養育、教育規律和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角度來看,他建議這位媽媽,應該在適當階段帶孩子回家,在家庭里、在家附近更好地去深入體驗生活,為即將到來的幼兒園階段和小學階段的學習打下應有的基礎。對于其他要學習這個媽媽做法的家長,他建議,要由近及遠,不要一開始就走那么遠。帶孩子闖世界,他的建議是最好在小學中高段、初中階段進行。
上游新聞記者 紀文伶 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