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糧油圈討論最熱鬧的事,莫過于中國買家暫停采購巴西大豆了,10月中下旬,“中國不買12月后船期巴西大豆”的消息傳開,原因很直白,價格太高了。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數據顯示,巴西大豆報價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同期大豆每蒲式耳高2.8-2.9美元,比美國大豆溢價多1美元出頭。
![]()
這可不是小數目,國內油廠本就從下半年開始虧損,這下更是扛不住,而這事背后還牽扯著中美貿易博弈下大豆進口的選擇,為啥巴西敢漲價?中國又憑啥說停就停?
2025年10月,全球大豆市場正因為這“金色豆子”鬧得不可開交。
看巴西桑托斯港的報價就知道,他們賣給中國的大豆,額外加價比今年年初一下子漲了快80%,現貨價格更是飆到了三年來的最高。
![]()
對比一下,同樣的豆子,巴西的價格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11月合約的價格,每蒲式耳要貴2.8到2.9美元,而美國大豆只貴1.7美元。
面對這不就是明著敲竹杠的報價,中國買家干脆集體停手。
![]()
國內大豆行業協會也說了,12月和明年1月要運到中國的巴西大豆訂單,全暫停了,一場關于誰能說了算的較量就這么開始了。
巴西大豆這么瘋狂漲價,不是碰巧,是好幾件事湊到一塊兒導致的。
從供應端說,10月巴西北邊主要種大豆的地方下了好幾天雨,120萬公頃的地都積水了,市場擔心新一季大豆會減產5%到8%,貿易商就趁機囤貨不肯賣,等著抬價。
![]()
更關鍵的是,老豆子已經賣完了,新豆子還沒熟,明年1月底前巴西根本沒多少大豆可賣,正處在青黃不接的空窗期。
而且10月巴西東南部港口出口大豆的量,比去年同期多了60%,港口排隊要等45天才能裝船,卡車運費、碼頭雜費這些成本。
最后全加到大豆價格里,導致巴西大豆運到中國港口的價格,比美國墨西哥灣港口的貴20到30美元一噸。
另外,巴西貨幣雷亞爾最近貶值了,用美元買大豆就變相貴了,再加上巴西國內8%的通脹,農民也不想現在賣新豆子,新季大豆才預售了20.5%,比往年低多了,這就讓市場更緊張了。
![]()
不過巴西敢這么漲價,核心還是因為中國跟他們的大豆貿易綁得太緊。
2025年1到9月,中國一共進口了8618萬噸大豆,其中80%都來自巴西,足足6964萬噸。
單說9月,中國買的大豆里93%是巴西的,而巴西出口的大豆里,79.9%都賣給了中國。
這種高度依賴,讓巴西出口商覺得“反正中國得買我的”,就算桑托斯港的額外加價兩周降了40美分,也不肯真的降價。
但他們沒算到中國市場扛不住了,國內榨大豆的企業從下半年開始就一直在虧,每加工一噸巴西大豆,就得虧200多塊。
![]()
山東那邊豆粕賣的價格,比賣原料的成本還低80塊一噸,有些小油廠都到了“榨一噸虧一噸”的地步。
像金龍魚這種大公司,一半以上的廚房食品都要靠大豆當原料,可終端零售價又漲不上去,利潤被壓得快沒了,所以暫停采購也是沒辦法的事。
中國買家這會兒不買,不是認慫,是手里握著兩張關鍵牌,在等機會。
![]()
第一張牌就是巴西新一季大豆會大豐收,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預測,2025到2026年這一季,他們大豆能產1.776億噸,創下歷史最高,能出口的量也有1.1億噸。
明年1月底就能開始往中國運新豆子,到時候大豆供應多了,現在這種緊張局面就會被打破,如果中國一直不買,巴西手里的大豆就會堆著賣不出去。
大豆存不了太久,放久了會壞,到時候出口商肯定得降價甩賣,現在巴西糧商手里那些高價大豆,其實就是虛漲的泡沫,等新豆子一上市,這點優勢就沒了。
![]()
第二張牌是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可能有突破。
美國大豆現在正愁賣不出去,庫存堆得老高,2025年沒賣掉的大豆有4200萬噸,相當于中國一年進口量的1.5倍。
雖然美國大豆還得交10%的關稅,但算上各種加價后,運到中國的價格比巴西大豆還便宜15到20美元一噸。
![]()
從5月開始,中國就沒訂過美國的新大豆,1到8月只進口了580萬噸,比去年同期少了80%。
對特朗普政府來說,讓美國大豆再賣到中國,既能穩住農民的支持,又能補上450億美元的農業虧損,所以他們也想談成。
一旦關稅能調一調,中國馬上就能轉買美國大豆,到時候巴西就沒法再掌控價格了。
![]()
更要提的是,中國早就做好了應對價格波動的準備。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說了,現在咱們國家存的大豆夠多,隨時能投到市場里穩住價格。
而且咱們也在找更多國家買大豆,2024年就從16個國家進過貨,俄羅斯、烏拉圭這些不是主要產大豆的國家,咱們也從他們那兒買了不少,這樣就不用只依賴一兩個國家。
![]()
之前阿根廷取消出口稅后,中國48小時內就訂了227萬噸,但后來阿根廷又恢復了預征稅,這事就沒繼續。
國內方面,大豆種植面積一直穩定在1.5億畝以上,東北種的高油大豆,畝產也提高了。
同時咱們也在用菜籽粕、棉籽粕這些替代大豆做蛋白原料,長期下來,對進口大豆的依賴會越來越小。
![]()
其實這場較量,也暴露了全球大豆貿易的一個大問題。
中國買了全球60%以上的大豆,是最大的買家,可卻沒法決定價格,只能被動接受芝加哥期貨價再加上各地加價的模式。
咱們83%多的大豆都得靠進口,一方面是因為要優先保證主糧安全,沒法種太多大豆,另一方面國內大豆的產量和成本,跟國際比也沒優勢。
但這次暫停訂單也說明,咱們正在用存豆子、找更多賣家、用其他原料替代這些辦法,慢慢把貿易里的話語權拿回來。
![]()
巴西出口商這次趁火打劫,更像是一場賭局。
他們既沒考慮到美國還有4200萬噸大豆等著賣,能替代他們,也小看了中國應對短期缺大豆的能力。
現在中國確實需要補800到900萬噸大豆庫存,但絕對不是“非買巴西的不可”。隨著明年1月新大豆上市,再加上中美談判有進展,巴西大豆的高價泡沫很快就要破了。
中國的糧食安全不會被單一采購渠道卡住,這場圍繞大豆的博弈,最后會證明:在國際貿易里,誰準備得更充分,誰就能說了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