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歐陽睿 來源 | 4A廣告文案
戶外品牌廣告該怎么拍?傳統的戶外廣告,往往停留在呼吁人們去戶外親近自然,畫面多是運動員征服山峰的豪邁或是家庭郊游的溫馨。
而高端戶外品牌可隆卻跳出傳統框架,與代言人胡歌合作拍攝了一支長達九分鐘的寓言故事片《胡長的樹》,將鏡頭對準一棵被修剪的盆景樹,通過“人與樹”的共生關系,探討了生長、陪伴、無痕的哲學命題。
這部由胡歌主演的品牌短片《胡長的樹》,以其獨特的寓言式敘事,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廣泛共鳴。
它不再單純展示產品性能,而是通過一株盆栽的生命歷程,巧妙映射出現代人的生存困境與精神回歸之路。
![]()
一顆樹的寓言
一場指向現代人困境的隱喻
《胡長的樹》講述了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胡歌載著一棵停止生長的盆景樹,踏上旅途,為它尋找被遺忘的夢想。
![]()
影片中,樹的生長軌跡與人的生命歷程形成巧妙呼應。
短片以「樹」的生命歷程為線索,展現了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被塑造、被規訓、再勇敢尋回自我生長力量的心理軌跡。
小時候被期望成為“好苗子”,青少年時期被寄予“棟梁之材”的厚望;
![]()
進入社會后則在“叢林法則”里求生。
![]()
觀眾跟隨胡歌的視角,見證一株幼苗如何在學習階段被塑造成「天之驕樹」,在職場中被訓練為「風云樹」「頂尖樹」。
![]()
這些被賦予社會功利意義的成長階段,看似向上,實則逐漸遠離了自然生長的本真。
當「尖子樹」被人為剪枝、被陳列展示時,它象征性地停止了生長,這也成了影片敘事的轉折點。
影片采用雙線交錯并行的手法,以胡歌飾演的主角送盆栽去戶外散心為主線,胡歌和樹的對話,實質上是與自我的對話。
隨著胡歌的講述,城市線中盆栽樹和主角的成長之路相互穿插。短片以寓言的方式,不直接講品牌故事,而是借「樹的命運」講「人的困境」,以小見大,精準觸達當下普遍存在的焦慮情緒。

「參天大樹」的意象精準地映射了由「高薪、名校、成名」所定義的單一成功路徑;「長成自己」的樹則巧妙地映射了找到屬于自己的節奏、價值和幸福的人;
樹的向陽而生、扎根深處,映射了人向內探索、汲取自然與內心力量。這些鏡頭象征著當代人在社會結構中所面臨的困境。
而胡歌的旅程,正是一場「讓樹恢復自然生長」的行動,也是一場個體重新找回與自然、與自我和諧關系的精神回歸。
![]()
精心預埋的梗文化
一場與受眾的密碼對話
《胡長的樹》的精彩之處在于它預埋了大量引發共鳴的符號與梗,這些設計看似隨意,實則經過精心策劃。
黑板上寫著「育苗第一課」,呼應現實世界的「開學第一課」;
老師展開的教材,是一本綠皮書,名為《社會人工林栽培規范》,隱喻標準化的培養方針。
孩子們的課本叫《共育小樹》,文具盒上印著「修樹口訣表」。
![]()
高中男主發奮學習時,書桌上放著《奧樹題》,念《瘋狂口語》時,改編了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緊接著是那個背得最熟的單詞「abandon」。
還有隨身聽播放的歌曲是《愛如澆水》,這些細節讓人會心一笑,又感同身受。
![]()
光榮畢業時,短片將千禧年很流行的「常春藤深造」改成了「常青藤」,與樹木主題形成巧妙關聯。

歸國進入「植場」,盆栽上掛著吊瓶一樣的咖啡,隱喻用咖啡續命的職場生活。一杯,兩杯,三杯。
隨著職位升遷,咖啡變酒瓶,象征商務應酬,酒瓶又變成茶壺,開始養生——這些變化精準捕捉了當代職場人的生活軌跡 。
![]()
![]()
短片中老師說的話對應「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學生」,是許多人學生時代的共同記憶。
![]()
而破盆的那一刻,在平行世界里,觀眾看到主角的另一面:小學時,沒被修剪過的想象力和反問精神;中學時,對興趣愛好的探索;畢業時,甩開綬帶,甩開優績主義的束縛;進入社會后,剪刀懸停在空中,對修剪產生了遲疑。
![]()
這些精心設計的符號系統,讓短片不僅僅是品牌信息的單向傳遞,而是與受眾進行的一場密碼對話,激發了社交媒體上的解碼熱情和二次傳播。
![]()
可隆的品牌敘事轉變
從自然征服到自然共生的哲學升華
從可隆此前發布了由胡歌出演的懸疑短片《不在場證明》,到《胡長的樹》,這兩部短片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核心理念一脈相承。
《不在場證明》更直接地傳遞了“無痕戶外”的理念,提出“除了回憶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故事什么也不要帶走”。
而《胡長的樹》則更內省地探討了人與自我的關系,以及什么是真正的“自然生長”。
可隆的品牌理念“Your best way to nature”在這兩部作品中得到了從物理保護到精神共鳴的升華。
它不再只是戶外裝備對人“物理上的保護”,而是站到了更高的層面探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
![]()
這種轉變在可隆的營銷活動中已有跡象。2023年,可隆通過一場「有故事 才是自然的事」的營銷活動,嘗試了對自然的祛魅,不過度美化自然,而是坦誠自然比人生更不確定。
活動提出:「自然里不確定的事更多,各種天氣、環境不會按我們的意愿來,這些『事故』換個角度看就是故事了。」這一理念在《胡長的樹》中得到了延續和深化。
可隆的高明之處在于,它不是簡單地售賣產品功能,而是通過品牌敘事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
當其他戶外品牌還在強調產品的防風防水性能時,可隆已經躍升到價值主張的傳播,探討「人與自然如何共生」的哲學命題。
這種品牌策略與可隆的整體營銷思路一脈相承。此前,可隆通過「精細化人群運營」策略,成功從沖鋒衣拓展到徒步鞋品類。
在徒步鞋營銷中,可隆緊扣「細分人-精瞄準-再放大」三部曲,通過對產品功能和使用場景的精細化拆解,精準觸達「城市出行、輕量化周邊游、硬核登山」三大核心人群。
![]()
《胡長的樹》可以看作是這一策略的升華,它不再局限于具體產品功能宣傳,而是聚焦品牌價值觀的傳播,為品牌賦予更深層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價值。
在戶外品牌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可隆通過這部短片成功實現了品牌差異化,樹立了「有哲學深度的戶外品牌」形象。它告訴我們,戶外不僅是物理空間的活動,更是心靈層面的探索。
最好的戶外廣告,不是叫你去爬山,而是教你如何在山中找到自己。
這也正是《胡長的樹》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它讓每個人都在那棵被修剪的盆栽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在胡歌的陪伴下,完成了這一次治愈之旅。
更多精彩文案 ,盡在【4A廣告文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