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有許多手段,但我不尋求摧毀中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在接受福斯新聞網專訪時,再次闡述了他對中國的政策思路。采訪于10月19日播出,特朗普在談及中美關系時表示:“我對中國有很多手段,但我沒有尋求摧毀中國。”
![]()
圖片
這句話在美國政壇和國際媒體引起了廣泛關注。它既體現出特朗普一貫的強硬姿態,也傳遞出某種“控制沖突”的意愿,顯示他或許正在為新一階段的中美關系擬定某種基調。
特朗普在采訪中稱,美國必須保護自身經濟利益,尤其是在貿易和制造業領域。他表示,自己上任后將“重新平衡”對華貿易關系,推動更多制造業回流美國,但同時強調“這并不意味著要摧毀中國的經濟”。
“我希望中國理解,我們將保護美國的產業和工人,但我們并不希望看到世界陷入經濟災難。”特朗普說道。
這番表態與他在競選期間的激烈言辭略有不同。盡管他一貫批評中國的貿易政策、科技競爭與地緣擴張,但此番語氣顯得更具戰略克制,似乎是在向外界釋放“競爭而非對抗”的信號。
特朗普在采訪中暗示,美國擁有多種“應對中國的手段”,包括貿易關稅、科技出口管制以及金融制裁等。他稱:“我們有很多工具,只要我愿意用。”
分析人士指出,這意味著特朗普政府可能在經濟領域對中國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以增加談判籌碼,而非單純的全面對抗。與其說這是“遏制中國”,不如說是“以經濟手段爭取更有利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特別強調“我不想摧毀中國”,這句話背后反映出一種務實考量。對美國而言,中國不僅是競爭對手,也是重要的貿易伙伴和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環節。過度打擊中國經濟,可能會反噬美國自身。
一位華盛頓智庫的亞洲事務專家評論道:“特朗普的言論表明,他理解美中關系的復雜性。未來的政策可能是‘強壓但不脫鉤’——在確保美國利益的前提下,維持一定的合作空間。”
“我不想摧毀中國”,這句話看似溫和,卻可能是特朗普外交邏輯的核心:在競爭中謀求主導,在壓力下維持平衡。中美之間的下一場博弈,或許正從這一表態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