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叛徒的出賣,1950年的時候新中國政府其實是有機會一舉收回臺灣的。
要知道當時寶島上為我黨工作的潛伏者有好幾千人,就連鼎鼎大名的臺灣第一才子,都是紅色特工。
只可惜大好的局面都因一個人的叛變而煙消云散。
臺灣第一才子
![]()
一、
隨著首部反映臺灣隱蔽戰線斗爭的電視連續劇《沉默的榮耀》在央視熱播。
吳石、張志忠、朱楓、陳寶倉、聶曦這些英雄的名字和事跡第一次被內地觀眾所熟知。
當年他們在四處皆敵的危險環境中為了祖國的統一大業默默奉獻,一度將潛伏隊伍擴大到了數千人。
眼看著形勢一片大好,臺灣光復的希望越來越大,中共中央“臺灣省工作委員會”負責人蔡孝乾卻突然叛變。
核心人物的投敵讓大陸方面在臺灣省的地下黨組織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1800多人落入了國民黨手中,1100多人慘遭殺害。
蔡孝乾
![]()
這些犧牲的烈士當中不但有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中將、國民黨國防部中將高參陳寶倉將軍、原國民黨東南軍政長官公署總務處交際科科長聶曦等內地過去的潛伏人員。
還有許多像“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一樣土生土長的當地人。
![]()
呂赫若1914年生于臺中一個地主家庭,從小就聰明伶俐,非常的知書達理。
雖然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吃過什么苦,但接受了新式教育和新式思想的呂赫若卻對社會悲慘的一面有著深刻的認識。
1931年從臺中師范學院畢業進入南投營盤“國小”任教后,呂赫若經常和一些下苦力的貧困百姓交流,了解他們生活里的種種不幸。
受這些人的啟發,1935年22歲的呂赫若在日本《文學評論》雜志二卷一號發表了自己的小說處女作《牛車》。
這篇文章一經面世就在日本和臺灣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影響力甚至還傳到了祖國大陸。
![]()
此后的幾年里面呂赫若一直都是臺灣文學圈里面最活躍的青年作者,接連在《臺灣文藝》、《臺灣新民報》、《臺灣新文學》上發表了多篇優秀的文章。
由于當時臺灣還處于日本人的“皇民”統治下,所以呂赫若的這些小說都是用日文寫就得。
雖然用的不是方塊漢字,但呂赫若的小說內容卻都是在為自己的同胞發聲,立場非常的正。
眼看著年輕的呂赫若就要成為臺灣文壇的領軍人物,1939年的時候,26歲的呂赫若卻選擇前往日本東京武藏野音樂學校學習聲樂。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很多時候盲目的去跨界只會“貪多嚼不爛”。
但對才華橫溢、天資絕倫的呂赫若來說,這都不叫事。
他在藝術上的天賦一點都不比文學差,僅僅只用了2年就學有所成,進入東寶劇團登臺演出。
隨著呂赫若在舞臺上的表現越來越好,這個長相俊俏,兼具音樂家和作家雙重身份的美男子也獲得了“臺灣第一才子”的美譽。
![]()
二、
1942年從日本回到臺灣后,呂赫若先是在張文環的《臺灣文學》擔任編輯,不久又到興南新聞當了一名記者。
這份經歷讓呂赫若接觸到了社會主義的思想,所以1945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后他當即就加入了三民主義青年團,擔任臺中分團籌備處股長。
起初呂赫若的信仰并不算太堅定,做起事情來顧慮重重,無法真正放開手腳。
直到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呂赫若這才認清了現實,徹底的轉變思想,成為了一名真正信仰共產主義的紅色戰士。
二二八事件
![]()
當時呂赫若既要負責主編《光明報》,又要印制社會主義刊物與宣傳品,任務非常重。
在國民黨特務環伺的臺灣做這些事情就如同刀尖上跳舞,隨時都有暴露的可能。
一時間如何安全潛伏并找一個隱蔽穩定的印刷廠成為了擺在呂赫若面前最大的難題。
為了更好的掩護自己的身份,呂赫若在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找了一份工作,擔任音樂教師。
當上音樂老師沒過多久,呂赫若就憑借自己“臺灣第一才子”的頭銜輕松的擠進了上層名媛圈子,經常參加一些富家太太和小姐們組織的音樂會、讀書會和舞會。
每次只要談吐儒雅的、見識廣博的呂赫若一出現,他總能成為這些女人關注的焦點。
這其中鹿港辜家寡居的二兒媳辜顏碧霞對呂赫若最為癡迷,花盡心思請他做了自己女兒的鋼琴老師。
鹿港辜家別墅
![]()
鹿港辜家可是臺灣的五大家族之一,借著日本人的支持,勢力曾遍布臺灣的每一個角落。
小鬼子被趕走后辜家的勢力雖然大不如從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國民黨政府還是要給其三分薄面的。
正是因為如此,自從和這位無法改嫁的辜家二房太太認識后,呂赫若的身上就多了一層保護濾鏡。
因為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室,所以和辜顏碧霞交往過密給呂赫若惹來了很多的非議,一度后院起火。
但呂赫若從來都沒有為自己辯解過。
在辜顏碧霞這個貴婦人的完美掩護下,國民黨的特務從來沒有懷疑過呂赫若的身份。
![]()
后來,辜顏碧霞還出資為呂赫若秘密創辦了一家“大安印刷廠”。
自從有了這家不用東躲西藏的穩定印刷廠,呂赫若等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好幾倍。
源源不斷的宣傳物料安全的被送到了一個個需要的人手中。
就在形勢變得越來越有利的時候,1949年8月,因為一個愛吹牛皮的臺大畢業生泄密,《光明報》被國民黨保密局給盯上,呂赫若頓時就陷入了極度的危險當中。
![]()
三、
這個泄密的大學生叫王明德,他為了討女友歡心謊稱自己是中共地下黨員,還經常給對方郵寄《光明報》。
他的這種愚蠢舉動很快就被國民黨保密局給盯上了。
隨后在保密局人員的問詢下,他竹筒倒豆子一般的交代了所有知道的事情。
呂赫若得知此消息后第一時間就銷毀了印刷廠的賬本和文件,然后又在辜顏碧霞的幫助下將印刷廠出售。
做完這一切的呂赫若鎮定的回到了學校,以生病為借口辦理了辭職手續,有驚無險的進入了鹿窟山區的秘密武裝基地。
國民黨保密局的人懷疑過很多人,但卻從來沒有想過呂赫若會是地下黨員。
因此呂赫若的離開并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見一切都風平浪靜,呂赫若吊著的心終于放下來了,他相信很快自己就又能夠在隱蔽戰線上為組織工作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國民黨保密局卻盯上了化名“老鄭”的臺灣地下黨負責人蔡孝乾。
蔡孝乾1908年出生于臺灣省彰化縣花壇鄉,在上海讀大學的時候受瞿秋白、任弼時等人的影響加入革命,還參加過長征和抗日戰爭。
正是因為他是一名經受過考驗的老黨員,所以1946年7月組織讓其回到了臺灣,擔任中共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家伙就是個軟骨頭,追求享樂的他意志一點都不堅定。
剛一被國民黨保密局的特務抓獲,他就迫不及待的交代了所知道的一切情報。
潛伏臺灣犧牲的紅色特工
![]()
蔡孝乾的叛變直接導致我黨在臺灣的地下黨組織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造成1800多人被捕,1100多人被殘害。
原本隱藏的非常深的呂赫若也因此被供述了出來。
國民黨保密局特勤組組長谷正文得知“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竟然是紅色特工,惱羞成怒發誓一定要將其抓住。
受呂赫若的牽連,辜顏碧霞也被國民黨特務清算,賄賂了毛人鳳一大筆錢這才全身而退。
這一切徹底斷絕了呂赫若再次復出的希望,他只能和戰友們一起在鹿窟基地堅持斗爭。
![]()
由于國民黨軍隊的封堵,鹿窟基地和外界的聯絡基本被切斷。
唯一能夠傳遞出消息的,只有呂赫若負責看護的一部電臺。
為了確保這最后的聯絡通道暢通無阻,呂赫若經常需冒險到到礦區的電力機房收發情報。
1951年的一個夏天,懷抱著電臺抹黑趕往礦區的路上,呂赫若的手臂被毒蛇咬傷。
因為基地沒有任何的藥物,戰友們只能簡單的給呂赫若清理了傷口。
第二天呂赫若的手臂變得烏青腫脹,整個人都發起了高燒。
無計可施的戰友們用布條緊緊扎住呂赫若的胳膊,然后反復的用泉水給他降溫。
但這一切并沒有起到作用,在床上痛苦的掙扎了一把禮拜左右,37歲的呂赫若痛苦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
在去世之前,呂赫若曾問身邊的戰友:
“我們什么時候能在臺灣慶祝五一勞動節、八一建軍節、國慶節?”
當時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但在祖國越來越強大的今天,相信這個日子已經不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