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上交所和深交所預計各選1只中證A500ETF納入期權標的。
![]()
去年9月,伴隨著“中國版標普500”的中證A500指數橫空出世,各家基金公司的宣傳海報如潮水般洶涌,鋪天蓋地席卷了各個角落,并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短短一年時間里,近80家基金公司下場布局中證A500指數基金,包括ETF、ETF聯接、普通指數基金、指數增強基金等品種在內,全市場成立的中證A500指數基金超過260只。
有公募人士感嘆:“從業十幾年,從來沒見過這么熱鬧的場子。”
然而,在經歷短暫的喧囂過后,中證A500指數基金的宣傳陷入沉寂,營銷也逐步轉向常態化。
如今,隨著一則消息的出現,中證A500指數或將迎來關鍵一役。
據悉,上交所和深交所預計各選1只A500ETF納入期權標的。
這也意味著,沉寂許久的中證A500指數大戰,將重燃戰火。
時間撥回到一年前。
首批中證A500ETF發行伊始,產品營銷戰便迅速白熱化。
各家基金公司不僅在線上進行直播、發海報視頻軟文,還有不少公司選擇在線下投放地鐵、戶外大樓的廣告。
一些基金公司為了能拿到首批中證A500ETF的入場券,由公司總經理直接掛帥;更有基金公司,僅在中證A500ETF單只產品上的預算就給到了上千萬。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10只首批上市的中證A500ETF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規模便突破千億,創下境內指數相關基金最快“破千億”規模紀錄。
后來,隨著第二批產品的上市,中證A500ETF總規模在去年12月突破2000億元,超越科創50指數,成為A股市場第二大寬基指數產品。
今年上半年,中證A500ETF總規模曾一度接近2700億元,并有望挑戰3000億元整數關口;但進入下半年后,受市場波動與部分產品凈贖回影響,其規模逐步回落。
未來,一旦中證A500ETF期權獲批,其規模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此前,在創業板ETF期權及中證500ETF期權獲批后,對應ETF份額在短期內分別增長超過40%與60%,拉動效應顯著。
對于基金公司而言,為了旗下中證A500ETF納入期權標的,勢必會再次掀起新一輪中證A500指數大戰。
這是因為,入圍產品大概率將獲得資金“虹吸效應”——機構投資者為構建對沖組合或波動率交易策略,會更傾向選擇流動性更優的期權標的ETF,進而推動其規模進一步集中;未入圍者則可能陷入“規模縮水-流動性下降-資金出逃”的惡性循環。
那么,究竟哪些中證A500ETF有望率先“突圍”、被納入期權標的?
按照上交所和深交所預計各選1只A500ETF納入期權標的標準,能入圍者寥寥無幾。
根據最新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10月15日,上交所規模靠前的A500ETF分別來自華泰柏瑞基金、華夏基金、富國基金、廣發基金;深交所則是國泰基金、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
具體來看,華泰柏瑞中證A500ETF作為上交所唯一一只規模突破200億元的相關產品,入圍希望最大;反觀深交所,國泰基金、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這三家旗下相關產品,首尾規模相差僅20億元,理論上均存在入選的可能。
![]()
可以預見,未來一旦中證A500ETF期權獲批,原本“群雄逐鹿”的市場或將快速向“寡頭主導”演變。(阿爾法工場DeepFu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