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網上瘋傳楊振寧逝世。楊振寧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不是小人物,他的逝世必然引起公眾的關注。
針對網傳內容,紅星新聞記者于17日17時45分許致電楊振寧擔任董事會名譽主席的西湖大學,接線工作人員回復稱:“我們并未收到關于此消息的官方通知。”
得不到確切消息,三分鐘后,紅星新聞記者于10月17日17時48分,撥通西湖大學創始人施一公的電話,詢問網傳楊振寧先生逝世消息是否屬實。就此,施一公回復記者稱:“不要信網上的,不要以訛傳訛。”
第二天(10月18日中午),新華社發布消息,楊振寧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至此,楊振寧逝世一事實錘了,這說明此前網傳的消息很可能靠譜。
當然了,也許施一公并不了解楊振寧的信息,所以在被記者采訪時,當作網絡謠言來加以駁斥;要么,103歲的楊振寧當時正處于病危搶救之際,施一公不能對楊振寧能否再次創造奇跡隨便下結論。而且,即便楊振寧真的逝世了,這個消息也不應該由施一公向外宣布的。
然而,無論如何,施一公也不應對記者隨口說出:“不要信網上的,不要以訛傳訛。”
“以訛傳訛”是一個漢語成語,含貶義。最早出自于南宋·王柏《默成定武蘭亭記》。以訛傳訛(訛:錯誤)指把本來就不正確的話又錯誤地傳出去,越傳越錯。簡單的講,就是造謠傳謠。
官媒針對網傳內容向施一公求證,施一公卻用絕對化的語言來駁斥,甚至涉嫌指責網友“以訛傳訛”、造謠傳謠,這未免太不負責嘛!沒錯,現在網上的傳言不靠譜,但不全是謠言吧?施一公怎么如此斷然的把網傳楊振寧逝世的傳言判決為謠言呢?
在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施一公之前致電西湖大學,你看工作人員表示是如何回復的?西湖大學普通工作人員的回答也比施一公有水平。施一公可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啊!
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說網友“以訛傳訛”,這不是科學的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