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最近,一項目標直指逆轉人類衰老、總獎金高達1.01億美元的XPRIZE Healthspan大賽正在進行,此項全球競賽吸引了58個國家、600多支團隊參與,堪稱全球抗衰科技的巔峰對決。
就在前不久,XPRIZE公布了晉級半決賽的名單,其中排名前40的團隊會將首批25萬美元獎金收入囊中,并開啟臨床試驗階段,向最終的巨額獎金發起沖刺。
而這次競賽的要求則十分嚴苛:在一年內在臨床上使老年人的認知、免疫、肌肉功能年輕至少10歲。這不僅是一場科學競賽,更是一場關乎我們每個人未來的長壽奧運會。
在40強的隊伍中,一支由物理學家和再生醫學專家組成的“跨界團隊”顯得十分獨特,他們的核心技術是一種結合了物理學和生物學的特別療法:SHT-sEV療法。
SHT-sEV療法,其實是類似于目前十分火熱的外泌體療法的“升級版”。它利用經過改造的小細胞外囊泡(sEV)來逆轉衰老。那么,物理學的精密工具,究竟能為再生醫學帶來怎樣的升級?這種改造優勢何在?它在人體內的效果與安全性又如何?
帶著諸多好奇,時光派獨家對話了GODA LAB團隊的兩位核心人物:一位是畢業于伯克利和MIT、手握30多項專利、創立了4家科技公司的頂尖物理學家合田 圭介(Keisuke Goda);另一位則是擁有多國行醫經驗、斬獲國際外科大獎的再生醫學先驅石川 正志(Masashi Ishikawa)。(文末還有專家的長壽心得~)
![]()
圖注:本次訪談的核心人物東京大學物理學教授合田圭介(上)與再生醫學專家石川正志博士(下)
![]()
“以前所未有的更高效率
和選擇性對抗衰老”
Q
祝賀GODA LAB團隊入圍XPRIZE半決賽!參加這樣一項享譽全球的比賽,對您的團隊來說最重要的意義是什么?
A
作為抗衰老領域的新人,參加XPRIZE健康壽命大獎賽對我們來說,是邁向未知領域的大膽一步。多年來,我們一直渴望為該領域做出貢獻,但始終沒有合適的時機。
XPRIZE就提供了這樣一個鼓勵創新和跨學科合作的平臺。我們發現,要以一種可衡量、有影響力的方式解決衰老這個復雜的問題,就必須融合多樣化的技術和觀點。
![]()
![]()
圖注:GODA LAB團隊在XPRIZE的活動現場(半決賽頒獎典禮)
Q
您能簡單為我們介紹一下SHT-sEV療法嗎?
A
SHT-sEV療法基于一個簡單而強大的理念:將來自年輕個體的再生分子,以前所未有的更高效率和選擇性,直接遞送給衰老細胞。
以往的研究把年輕小鼠的sEVs注射到年老小鼠體內的確會產生抗衰老效果,但遞送效率很低。我們用表面納米結構來增強sEVs與靶細胞的結合,這個技術我們稱之為超同型靶向(SHT)技術。它能確保更多的sEVs到達預定的地方,從而放大抗衰效果。我們的早期實驗也顯示衰老細胞的攝取能力和功能都得到了增強,這說明我們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Q
它最初的科學靈感和技術突破是如何產生的?
A
我們深受南京大學陳熹團隊2024年發表在《Nature Aging》上的文章的啟發:源自年輕血漿的小型細胞外囊泡(sEV)使衰老組織恢復了活力[1]。
這一發現與我們產生了共鳴,因為我們獨立開發了一個納米技術平臺,該平臺能顯著增強sEVs對特定細胞類型的靶向效率。將“生物學上的再生”與“工程學上的精準”相結合的想法,正是我們SHT-sEV療法發展的種子。
同時,“Serendipity Engineering”(機緣工程學)是我們實驗室的使命:創造一種技術和科學環境,使其更有可能偶然發現意想不到卻意義重大的事物。這個理念的靈感來自于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的名言:“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在這個理念下,我們在開發一種不相關的成像技術時,發現了鑭系元素離子對sEVs親和力的增強效應。認識到它在靶向遞送方面的意外潛力是一個Serendipitous Moment(機緣巧合的時刻),而圍繞它構建一個平臺,正是機緣工程學的真諦所在。
![]()
圖注:GODA LAB團隊成員
Q
XPRIZE要求在一年內實現肌肉、認知和免疫功能的可衡量逆轉。SHT-sEV療法是如何設計來同時解決這三個系統的?
A
肌肉、神經元、免疫細胞,每一種細胞類型都會自然產生sEVs,它們作為信使,負責修復和再生。通過增強向這些特定細胞的遞送效率,我們的療法天生具有模塊化和多系統的特性。我們目前正在利用細胞特異性標記和遞送途徑,針對每個系統優化sEVs的靶向性。
Q
為XPRIZE做準備,尤其是臨床試驗階段,一定帶來了重大挑戰。從您獨特的「物理+臨床」視角來看,在將創新療法推向臨床的關鍵障礙是什么?
A
一個主要挑戰是,如何將我們基于物理學和納米技術的創新流程與臨床驗證的嚴格要求相協調。安全性和可擴展性與創新性同等重要,為了彌合這一差距,我們組建了一個跨學科團隊,包括生物學家、臨床醫生和監管專家。
![]()
跨界合作=1+1>2的創新力
Q
Goda教授(合田圭介)是一位物理學家,而石川博士是一位再生醫學專家,你們是如何開始這次獨特的跨界合作的?
A
我們的合作始于光學成像和再生生物學的交叉領域。起初,我們必須克服在詞匯、方法論和思維方式上的差異。但我們學會了珍視這些差異。如今,通過緊密的溝通和將來自物理學的精密工具與深厚的生物學洞察相結合,我們創造出了我們任何一方都無法單獨完成的成果,我堅信我們已經成為一個單一的團隊,一方負責基礎研究,另一方負責臨床實踐。
Q
是什么激勵你們投身于抗衰老領域的?
A
作為一名消化外科醫生,多年來我治療了許多難以治療的患者,最初是根據現代醫學原則為患者提供標準治療。雖然一些患者反應良好,但也有許多病例效果不佳,這讓我認識到標準醫療的局限性。
大約在那個時候,我得知一位患有嚴重糖尿病的熟人接受了間充-質干細胞療法和外泌體(sEV)療法后,結果幾乎完全康復。在傳統醫學中,這種情況曾被認為是無法治愈的。這些經歷讓我確信,再生醫學作為治療頑固性j病和對抗衰老的新選擇,具有巨大的潛力。
作為一名物理學家,我一直著迷于制造能夠揭示未見的儀器。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意識到衰老是生物學最偉大的奧秘之一,而我希望能創造出破解它的工具。
![]()
關于“健康衰老”,
有何看法和建議?
Q
您和您的團隊如何看待“健康老齡化”這一概念?在您看來,當今關于衰老最大的誤解是什么?
A
當我們思考健康老齡化時,我們認為每個人都會變老,但并不意味著必須在傳統意義上淪為“老人”。換言之,如果一個人在年齡增加的過程中能保持身心健康,那么其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便能轉化為一種獨特的優勢。
關于衰老,一個常見的誤解是認為它完全由基因決定,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命運。因此,我們的目標不是抗衰老本身,而是“Cool Aging”,成為年輕一代所欽佩和向往的那種老人。
健康老齡化意味著在時間流逝中保持生理彈性、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清晰度,不僅僅是活得更久,更是活得更好。最大的誤解是認為衰老是線性的、不可逆的。實際上,衰老是動態的、可干預的。我們的工作基于一個信念:我們可以干預、重置,甚至逆轉生物學衰老的某些方面。
Q
作為抗衰老領域的專家,對于希望活得更健康、老得更慢的人們,你們有什么建議?
A
我對健康長壽的看法是,雖然營養、睡眠、鍛煉、心理健康和壓力管理是健康衰老的基礎,但我強調以下幾種實用方法:
積極的預防醫學,使用基因組檢測來提前識別未來風險。
采納再生醫學,使用外泌體療法或干細胞治療來進行功能恢復和抗衰老。
健康數據的可視化,使用可穿戴設備以可衡量的方式監測日常健康和活動。
我們遵循有科學依據的原則:定期鍛煉、地中海式飲食、充足的睡眠和壓力管理。最重要的是,我們保持好奇心和與他人的聯結,智力上的投入和社交紐帶是強大的長壽因素。
我們的建議是,從生活方式開始,保持信息靈通,并擁抱科學的進步。衰老的未來并非一成不變,它是我們可以設計的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