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發展之路極為艱辛,尤其是最初的紅軍時期,外有反動派步步緊逼,內又缺良好的生活條件,沒有堅定的革命決心,很難堅持下來,所以當初是有不少人叛變的。
其中的一人被彭德懷視若親子,還當上了紅三軍團的主力師長,本來前途大好,卻做了最錯誤的選擇。
彭老總得知他叛變的消息,氣得幾天沒吃下飯。后來兩軍對壘,彭老總決定大義滅親,為確保一定能擊斃他,下令成排的步槍向他同時射擊。
![]()
此人名為郭炳生,他跟隨彭老總之時,彭老總還在湘軍任職。
1921年8月,湘軍第6團開赴華容、南縣一帶,時任6團1營1連連長的彭德懷率部駐扎在注磁口。這里有一個名為歐盛欽的地主惡霸,仗著自己哥哥是湖南軍閥趙恒惕麾下的參議,就肆意欺壓當地百姓、胡作非為。
彭德懷在注磁口期間,歐盛欽為爭奪田地活活打死一個農民,很多受欺壓的百姓聯名到官府去控訴,可官府惹不起趙恒惕,對百姓的訴求視若無睹,還有意偏袒歐盛欽,一時激起了民憤。
看不得窮人受苦的彭德懷聽說此事后,在一個晚上摸進了歐盛欽家中,悄悄解決了這個惡霸,未驚動到其他人。百姓聞得歐盛欽死訊紛紛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感謝那個不知名的英雄。
![]()
因為歐盛欽身份特殊,官府一直在追查下手之人,一段時間后確定了是彭德懷所為。當時彭德懷已經調駐長沙附近的路口畬,團部迫于壓力,便派人去捉拿彭德懷歸案。
好在彭德懷為民除害的壯舉讓那些押解的士兵都很欽佩,所以在去長沙的路上,士兵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彭德懷順利逃走了。
當時的情況比較危急,彭德懷無處可去,想來想去就跑到了湘潭,投奔自己剛當兵時的第一任班長郭得云,這個郭得云就是郭炳生的父親。
以前郭得云對彭德懷就一直多有照顧,知道彭德懷遇到麻煩后,就讓彭德懷在自家住了下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郭得云也算救了彭德懷的命。
![]()
1922年郭得云患病去世,沒多久彭德懷就將14歲的郭炳生接到了身邊,當成親兒子一樣看待。彭德懷出錢讓郭炳生上了4年軍校,畢業后又讓郭炳生當自己的勤務兵言傳身教。
一開始郭炳生的表現的確沒有辜負彭德懷的期望,平江起義時他非常勇猛,親手端掉了敵人的一個機槍陣地,讓彭德懷大為高興。
有彭德懷的悉心教導,郭炳生成長得很快,短短數年就從一個普通戰士,升為紅8軍第6師長。可他也有很明顯的弱點,就是性格簡單粗暴、軍閥氣息濃重。
在彭德懷外面他不敢表現出來,可隨著隨著部隊的勝利和職務的提升,郭炳生就要出去獨當一面,身上的那些壞習氣也展露無疑。
![]()
郭炳生對于自己的缺點也知道,但他認為自己無非就是順走繳獲物資、有時打罵部下、愛發脾氣等“小毛病”,算不上嚴重。政委來勸阻他時,他不但不聽,還認為政委這樣會影響他的威信,一直想辦法找政委的茬。
彭德懷知道后心里很著急,為了讓郭炳生改正過來,他讓更有經驗和能力的彭雪楓去做紅6師政委,跟郭炳生搭檔。
只是郭炳生此時已迷失了心智,諸事都不配合彭雪楓。彭雪楓也不惱,就耐心地做全師官兵的工作。他每次跟人談話時,總是用“我可以跟你講一個道理嗎”來開頭,久而久之便有了外號“講道理的”。
他如此平易近人,自然很快受到了愛戴。只是這樣的場景讓郭炳生怒火中燒,認為彭雪楓是來奪自己權的。他想要再把彭雪楓搞走,奈何彭雪楓聲望已經很高,且很得彭德懷信任,所以郭炳生就忍了下來,一直在等待機會。
![]()
1930年8月,紅8軍政委鄧乾元跟彭德懷有很大的矛盾,想要脫離前委單獨行動。紅6師在紅8軍麾下,鄧乾元在行動前自然要拉攏郭炳生和彭雪楓。
彭雪楓明白此舉可能會造成內部的分裂,出于團結的目的,他把鄧乾元的小動作匯報給了彭德懷,最終鄧乾元被撤職。
這時郭炳生的腦回路很奇怪,他沒有思考如果紅8軍單獨走后,對他恩重如山的彭德懷處境會有多艱難,反而責怪彭雪楓“打小報告”。擔心自己如果有什么把柄落在彭雪楓手里,也會遭遇類似的結局,心理愈發扭曲。
不久紅6師奉命東渡贛江,往黃陂、小布地區一帶轉移。這里當時的群眾基礎并不算好,且隨時可能會面臨國民黨的“圍剿”,所以紅6師有些官兵就埋怨師長郭炳生將大家帶到了困境之中。
郭炳生本來也反對渡過贛江,只是彭雪楓堅決執行了上級的命令,部隊才轉移,眼下自己被人責怪,他就把怒火轉移到了彭雪楓身上,認為是彭雪楓在整紅6師。
![]()
1931年3月,紅8軍軍部被取消,紅4、紅6師歸紅三軍團直屬,不久后紅5、紅8軍建制被取消,所部合編為3個師。郭炳生改任為紅2師師長,彭雪楓改任為紅2師政委。經過一段的戰斗、發展,紅2師的情況逐步好轉,郭炳生又開始貪圖享樂,經常不聽指揮擅離職守。
1932年8月,國軍派遣了重兵向宜黃、樂安地區發起進攻,彭雪楓為了配合紅三軍團殲敵,就帶著紅2師在山中不斷轉圈,拖住了數倍于己的敵人。這是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做法,全師非常辛苦。
長期行軍戰斗,生活的環境蚊蟲又多,所以軍中瘧疾流行,非戰斗減員的情況很嚴重。郭炳生已經過慣了安逸日子,不想再這樣辛苦下去,因此革命意志開始動搖,暗中與國民黨有了聯系。
1932年9月初,紅二師在南豐、南城一帶休整,為了應對接下來的大戰,師部領導下到團部去做工作,師長郭炳生去6團,政委彭雪楓去7團,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去5團。
![]()
他們分開沒多久,國軍就向紅2師發起了進攻,彭雪楓為掩護其他部隊,率領師直屬隊和7團與敵人展開激戰,李志民率5團往東北方向撤退時,遇到了帶著師特務連的郭炳生。
郭炳生本想找機會去白區,并沒有馬上到6團去,眼下與李志民遇到了,雙方便合兵一處轉移。經過一天行軍,他們到達了一個名為‘巴山’的小村子,還沒徹底安頓,郭炳生就向部隊傳達“政委彭雪楓陣亡,上級要求向撫州轉移”的消息。
李志民雖然有所懷疑,但他職務沒郭炳生高,所以只能服從命令。但他還是偷偷派了幾名偵查員往不同的方向去尋找7團,想印證一下彭雪楓究竟有沒有犧牲,這個舉動挽救了5團。
有一名偵查員在風崗圩找到了彭雪楓,隨即將情況匯報,彭雪楓想到一路上郭炳生異常的舉止,便判斷郭炳生有可能想率部投敵。他沒有任何猶豫,馬上帶著15個戰士前去追趕,幸好在9月9日傍晚終于追上了。
而此時郭炳生已經帶著部隊到了崇仁縣,離撫州已是不遠。
![]()
李志民見到彭雪楓后既喜又驚,喜的是政委還活著,驚的是心中了然師長想要做什么。彭雪楓只是簡單跟其他干部說了幾句,就直接質問郭炳生:你要把5團帶到哪里去?郭炳生此刻還嘴硬說是為了掩護部隊轉移,不過他的謊言馬上被其他干部拆穿。
由于5團西進太深,敵人已在集結部隊朝這邊撲了過來,彭雪楓沒有時間去追究,連忙帶領5團轉移去尋找主力。郭炳生提出要帶特務連掩護5團行動,彭雪楓考慮到他還沒有叛變,不可能直接自己人打自己人,又沒有空暇來做思想工作,只能是同意了。
彭雪楓率領5團從敵人的包圍圈里打了出去,郭炳生則趁一個雨夜帶著幾名親信投蔣。
雖然郭炳生沒帶多少人過去,但因為他職務很高且跟彭德懷關系特殊,蔣介石還是很高興,給了他一個新編37師師長的職務、犒賞一萬銀元。他高興地把老婆接到南昌,買了洋房、購置家具,吃穿用度都很奢侈。
![]()
郭炳生也知道自己對國民黨的價值在哪里,于是拼命抹黑紅軍,他的話被制成了《郭炳生告紅軍官兵同志書》四處張貼,國民黨還用飛機將這份文書空投到蘇區,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
紅三軍團司令部作戰科長舒適、軍團供給部長陳宗實、參謀周月南、參謀吳實四名干部就受到蒙蔽,跟著投敵。
沒想到視若親子的人竟做出這無恥之事,彭德懷氣得把杯子都摔了,破口大罵“叛變投敵,子不如父,甚為可恥!”往后幾天,彭老總都沒吃得下飯。
參謀長鄧萍知道他郁結所在,便說以后在戰場上看到郭炳生,一定將其擊斃,彭老總這才接過飯碗。
![]()
1933年3月,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已經接近尾聲,國軍眼見將要失敗,強令郭炳生到前線去蠱惑,所以,紅三軍團終于在戰場上見到了他。
郭炳生這段時間也不好過,他感覺得到國軍將領的排斥,為了展現自己的忠誠,他就站在了陣前用喇叭向紅軍喊話,妄圖誘騙些紅軍過去,建立功勞。
彭老總聽到部下報告后氣得臉色鐵青,下令挑選出十多個槍法好的戰士采用"步槍排射"的方式,除掉這個叛徒!
郭炳生以為紅軍會念及舊情不對自己開槍,所以有恃無恐站得比較前,在他喊得激動時,彭老總一聲令下,十多個紅軍戰士突然從戰壕伸出步槍,然后同時對郭炳生射擊,那效果比機槍也沒差多少。郭炳生應聲倒地,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本來郭炳生職務那么高,與彭總的關系還那么好,如果一直堅定追隨革命,1955年佩戴將星不是難事,奈何他要做出錯誤選擇,最終害了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