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西北王”胡宗南逝世,享年66歲,現場葬禮規模宏大,蔣介石都到了現場,兒子抱著靈位戀戀不舍。
![]()
去世后享受超高待遇,可生前胡宗南在臺灣的日子,其實過得并不好,明明是軍隊高層,蔣介石的嫡系,為什么會這樣?
1924年,29歲的胡宗南從浙江老家來到廣州,考上了黃埔軍校,他是第一期學員里年紀偏大的,也是能吃苦的。
憑著這股狠勁兒,胡宗南一路成為國民黨軍隊高層,獲得蔣介石的信任。抗戰時期,他駐守關中,擋住了日軍西進的步伐,保住了大后方四川。
1948年之后,國民黨形勢急轉直下,胡宗南眼睜睜看著苦心經營的西北地盤一塊塊丟失,1950年3月的一個深夜,在最后一個據點西昌,部下強行把他推上了飛機,昔日的60萬大軍統帥,在落地臺灣花蓮時,身邊只剩下6個人了。
胡宗南在臺灣的日子過得很不如意,有一次在海邊散步,望著茫茫大海,突然問身邊的人:“我們應該在什么地方自殺呀?”
上百個部下的家屬,胡宗南都安排好了住處,自己卻沒什么私產,好友湯恩伯借他一棟,家人這才有地方長住。
![]()
有一天,“陸軍總司令”羅列送了臺冰箱過來,兒子胡為善高興壞了,同學家里都有冰箱,現在自己家終于也有了。
當晚胡宗南回家后,馬上讓人送回去,還把工資的三分之二都給了部下和部隊,剩下的才給家里用,生活拮據,有博士學位的妻子又不得不投稿賺錢補貼家用。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蔣介石需要有人組織反共力量,胡宗南被選中了,要去浙江沿海的大陳島。在當地,胡宗南把原本散亂的小游擊隊整編成了2萬多人的正規部隊,三年時間指揮了39次游擊戰。
這些小打小鬧無濟于事,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蔣介石的反攻計劃破滅了。胡宗南又去了澎湖當防衛司令,在這期間,他幾乎把所有錢都給了部下,妻子在臺北帶著孩子艱難度日。
1958年,有人要給胡宗南過60大壽,他嚴詞拒絕了,心里認定自己是個失敗者,慚愧至極,現在不過是在臺灣茍且偷生,沒什么資格慶祝生日。
郁悶的胡宗南在1959年退休后,享受了一段難得的平靜時光,會趴在地上和孩子一起玩耍,和妻子打橋牌、散步。胡宗南曾在外出散心時寫下了一句詩:“鄉山一水隔,歲月二毛侵。”頭發都白了,可那片故土,再也回不去了。
![]()
1962年2月,農歷新年剛過沒多久,胡宗南突發心臟病,醫生檢查后讓他妻子放心回去休息,可第二天他就去世了,給家人帶來巨大的悲慟,事情來的很突然,誰也沒想到會出這種事。
妻子和幾個老部下商量,決定在臺北郊外找塊地安葬他,最后選了陽明山紗帽山,買了好幾畝地,還請“國防部”幫忙修墓道。
胡宗南的葬禮辦得很隆重,1962年6月9日上午11點,葬禮正式開始,蔣介石和宋美齡都來了,現場還有1100多人,全是軍政要員、老部下和親友。
兒子抱著靈位出現在現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八人抬棺,這個規格非常罕見,足以說明胡宗南在國民黨軍隊里的地位。
在臺灣,胡宗南去世后極盡哀榮,被當作抗日名將和忠貞將領,在大陸是個“反面人物”。陜北的老人嚇唬小孩時經常說:“胡宗南打過來了!”
![]()
一個領兵打仗的,在老百姓口中成了張牙舞爪的“魔鬼”,1995年,兒子胡為善第一次回大陸,跟著校長去西安學術交流,一個年輕院長對他說:“我們很討厭你爸爸。”他只能苦笑。
前半生叱咤風云,后半生郁郁而終;寧可苛待家人,也必須善待部下,這樣的反差,讓人唏噓不已。
參考資料:光明網《胡宗南的最后12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