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媽
是不是有時候被孩子氣到上頭,忍不住想“打他一下,讓他長記性”?比如2歲的娃把奶粉撒了一地,6歲的娃故意把作業(yè)撕了,你火一下子就上來了,手都抬起來了。
![]()
但我想跟你說,再生氣也別打2歲前和6歲后的孩子——2歲前的娃還不懂“錯在哪”,打他只會讓他怕你;6歲后的娃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小脾氣,打他只會讓他跟你對著干。
身邊好多家長都吃過“打罵孩子”的虧,后來才明白,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得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打罵不僅沒用,還會傷了孩子。
1、2歲前孩子“不懂對錯”,打他不是“教規(guī)矩”,是留下心理陰影
萌萌才1歲半,有次趁媽媽不注意,把剛煮好的粥打翻在地上,燙得自己哭了起來。萌萌媽又心疼又生氣,忍不住在萌萌的屁股上拍了一下,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跟你說過不能碰熱的”。
可從那以后,萌萌變得特別膽小——看到媽媽抬手就會躲,聽到媽媽說話大聲點就會哭,甚至不敢再靠近廚房。萌萌媽這才慌了,趕緊咨詢育兒醫(yī)生,醫(yī)生說“1-2歲的孩子還沒有‘對錯意識’,他打翻粥不是‘故意搗亂’,是好奇或者沒拿穩(wěn),你打他,他只會覺得‘媽媽會傷害我’,留下心理陰影”。
后來萌萌媽再也沒打過萌萌,萌萌做錯事時,她會先抱抱萌萌,再耐心教她“這個不能碰,會燙到”,慢慢的,萌萌又變回了活潑愛笑的樣子。
2歲前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還沒學(xué)會“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們的調(diào)皮搗蛋,大多是因為“好奇”或者“控制不好自己的動作”。
![]()
你打他,他聽不懂“你為什么打他”,只會記住“媽媽/爸爸會打我,我害怕”,時間長了,孩子會變得膽小、沒安全感,甚至不敢跟你親近。別覺得“打一下沒事,能讓他記住”,對2歲前的孩子來說,耐心引導(dǎo)比打罵管用多了,多抱抱他、多教他,比啥都重要。
2、6歲后孩子“有了脾氣”,打他不是“長記性”,是逼他叛逆對抗
小遠(yuǎn)剛上小學(xué)一年級,有次因為不想寫作業(yè),故意把作業(yè)本撕了。媽媽氣得不行,拿起尺子就打了小遠(yuǎn)的手,說“你敢撕作業(yè),我讓你記住教訓(xùn)”。可從那以后,小遠(yuǎn)不僅更不想寫作業(yè),還學(xué)會了“跟媽媽對著干”——媽媽讓他往東,他偏往西;媽媽說“不許看電視”,他就偷偷躲在房間里看;甚至有時候還會頂嘴“你憑什么打我,我就不寫作業(yè)”。
媽媽沒辦法,只好跟班主任請教,班主任說“6歲后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經(jīng)覺醒,他知道‘你在批評他’,也有了自己的小脾氣,你打他,他會覺得‘你不尊重他’,反而會用叛逆對抗你”。后來媽媽不再打小遠(yuǎn),而是跟他聊“為什么不想寫作業(yè)”,原來小遠(yuǎn)是覺得“作業(yè)太難了”,媽媽幫他把難題拆解開,小遠(yuǎn)慢慢就愿意寫作業(yè)了,也不再跟媽媽頂嘴了。
![]()
6歲后的孩子已經(jīng)上小學(xué)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脾氣,也知道“面子”了。你打他,他不會覺得“我錯了”,只會覺得“你在欺負(fù)我,我不服氣”,甚至?xí)室飧阕鲗Γ屇愀鷼狻e總想著“打他一頓就好了”,對6歲后的孩子來說,尊重他、跟他好好溝通,比打罵管用多了。問問他“為什么這么做”,幫他解決問題,比啥都重要。
3、不同階段有“好方法”,不打罵也能教好孩子,這才是真本事
王阿姨的孫女2歲時特別愛扔玩具,家里的玩具扔得滿地都是;孫子6歲時特別愛玩手機,每天都要抱著手機玩好久。王
阿姨從來沒打過兩個孩子,而是用了不同的方法:對2歲的孫女,王阿姨會跟她玩“收玩具游戲”,說“咱們比賽誰收的玩具多,收完了奶奶給你講故事”,孫女覺得特別好玩,慢慢就養(yǎng)成了“玩完玩具自己收”的習(xí)慣;對6歲的孫子,王阿姨會跟他約定“每天只能玩20分鐘手機,玩完了咱們一起下棋或者畫畫”,還會跟孫子一起做手工、去公園玩,慢慢的,孫子對手機的興趣就小了,反而更喜歡跟奶奶一起玩。
![]()
王阿姨說“我從來沒想過打孩子,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找對方法,不打罵也能教好孩子”。
教育孩子從來不是“靠打罵”,而是“靠方法”——2歲前的孩子喜歡“玩游戲”,用游戲的方式教他規(guī)矩,他更容易接受;6歲后的孩子喜歡“被尊重”,跟他約定規(guī)則、陪他做喜歡的事,他更愿意聽話。
別總覺得“不打孩子就管不好”,其實比打罵更有效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你愿意花時間、找對方法,不打罵也能教出懂事的孩子,這才是為人父母的真本事。
千萬別打2歲前和6歲后的孩子,2歲前的娃太弱小,打他會留陰影;6歲后的娃有脾氣,打他會逼叛逆。教育孩子不是“靠拳頭”,而是“靠耐心和方法”。
對2歲前的孩子,多抱抱、多引導(dǎo),用游戲教他規(guī)矩;對6歲后的孩子,多尊重、多溝通,用約定幫他養(yǎng)成習(xí)慣。
![]()
別再被“氣上頭”沖昏了頭腦,不打罵也能教好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我是@婷媽alan,國家認(rèn)證育嬰師、家庭教育講師,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兒經(jīng)驗,歡迎關(guān)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