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信息|報道|輿情|公益|新聞
目前8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10月15日至16日,央視一套《山水間的家》欄目走進妙峰山鎮水峪嘴村進行實地拍攝。央視主持人王嘉寧,作家、故宮文化傳播研究所所長祝勇和演員、歌手馬天宇組成嘉賓團,先后走訪村內多個特色點位,沉浸式感受這座“京西古道第一村”的轉型故事。
![]()
作為聚焦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標桿節目,此次拍攝不僅展現了水峪嘴村從“靠山吃山”到“文旅興村”的華麗轉身,更以小見大——讓這座村莊成為門頭溝區踐行“生態立區、文化興區、科技強區”戰略、書寫鄉村振興答卷的生動縮影,全方位呈現“京西福地門頭溝”的生態之美、文化之韻與發展之勁。
![]()
節目中,嘉賓們走進水峪嘴村的“云村民”服務點,體驗了北京市首個鄉村云系統——“京西水峪嘴云村民”小程序。該系統通過數字技術鏈接城鄉,游客們在線注冊成為“云村民”,參與古道保護、蹄窩認領等活動,形成線上線下互動的新模式,為鄉村治理與文化傳承注入全新活力。
![]()
在農耕文化體驗園,嘉賓與村民一同采摘蓋柿和白薯,共享豐收喜悅。體驗園致力于探索“果蔬認養”等新業態,推動傳統農業向體驗經濟轉型。與此同時,嘉賓們還探訪村內的冰淇淋廠,參與灌裝融入妙峰山、京西古道等元素的文創冰淇淋,一同感受非遺文化與現代產業融合新成果。
“門頭溝小院”品牌同樣是門頭溝文旅融合的亮點。以“古道山居”民宿為代表的“門頭溝小院”,吸引了一批“新村民”返鄉創業,他們將京西古道文化、琉璃工藝等融入民宿設計與體驗活動,推動鄉村從“外在美”向“內涵美”提升,成為人才回流與產業振興的重要載體。
京西古道作為水峪嘴村的特色文化資源,錄制現場更是趣味十足。嘉賓與參加“云村”開放日的“云村民”一起拓印蹄窩文創、制作村莊形象IP“騾小西”;學生們在古道上開展地質研學,聆聽歷史、測量蹄窩、清理雜草,在實踐中感悟“古道精神”。門頭溝區依托京西古道、永定河、琉璃文化等資源,開發出系列研學線路,建設全國首個“中小學地理研學基地”,推動地質遺跡保護與地球科普教育深度融合,讓文化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
從關停礦山、修復生態,到發展文旅、擁抱數字,水峪嘴村的轉型是門頭溝區推動綠色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真實寫照。此次《山水間的家》的拍攝,是對水峪嘴村轉型成果和門頭溝區鄉村振興路徑的一次集中展示,讓更多觀眾了解“京西福地門頭溝”的蝶變故事。
內容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于我們:本公眾號是本地具有公益屬性的自媒體平臺,以報道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等正能量傳播為主導;涵蓋新聞輿情,生活訊息,人文資訊等本地內容推送。感謝您的關注!
![]()
合作微信:zhao1056323479t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