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等公交的時刻,那幾分鐘總讓人覺得漫長得像一個小時,和朋友聚餐聊嗨了,窗外的天,怎么抬頭一看就不知不覺黑了。時間,我們每天都在和它打交道,卻很少想過一個問題,過去、當下、未來,真的是一前一后排著隊來的嗎?說不定,同一個地方,早把它們都裝下等著我們了。
![]()
時間和空間,早被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里擰成了一股繩,不是我們想的空間裝著東西,時間推著東西走,而是兩者湊成了四維時空的大整體,這就是常說的塊宇宙。這個塊里,所有已經發生、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事,其實都安安靜靜待著,沒有誰先誰后。舉個例子,有人坐著接近光速的飛船飛一圈回來,某件事在他眼里剛發生幾秒,地面上的人,可能已經等了好幾年,時間根本不是真的,物理學家朱利安·巴伯說得更直接,是我們靠記憶和感知,給自己編出來的主觀概念。當然,這種一切注定的說法,量子力學也不認同,它認為未來具有不確定性,不是早就在時空里定好的模樣。
比起物理世界里繞人的理論,我們自己對時間的感受,才更有意思。當下,大家總以為是實實在在抓得住的,實則更像意識在時間流里選的一個小切片。大腦特別會造假,剛接收到的感官信號,它會和腦子里存的記憶拼在一起,再加上對接下來的小期待,我們以為的連續時間,就這樣湊出來了。你看,手機上的字,現在正被你看著,等你意識到我正在看字的時候,那個時刻,其實已經過去了一點點,這正是它在偷偷整理信息的痕跡。
![]()
而且情緒,早偷偷改了我們對時間的感覺的參數。小時候不小心摔下來,明明就幾秒的事,灰塵飄起來的樣子、手碰到地面的觸感,卻都能記得清清楚楚,如同慢動作回放,可要是和喜歡的人一起逛公園,聊聊天、看看花,明明好幾個小時過去了,卻覺得轉瞬即逝。還有那些沒做完的事、沒說出口的話,回憶時總覺得格外漫長,反而當下正在經歷的平淡時刻,轉頭就忘了,是咱們的意識總把注意力放在更特別的地方。
到現在,時間的本質,沒人能拍著胸脯說自己搞懂了。科學界里,時空是客觀存在的,相對論這樣認為,就像桌子椅子一樣有自己的形態,可量子力學和研究意識的學者又會反駁,稱時間說不定沒那么實在。哲學家康德,他提出時間不是宇宙自帶的屬性,是人類的大腦為了看懂這個世界,自己裝的認知濾鏡,沒有這個濾鏡,事情的先后順序,我們根本沒法理解。
![]()
其實沒必要非爭個對或錯,或許折中來看更舒服。時空可能真的在那兒,過去、當下、未來都在里面,但人的意識太小氣,只能把它切成此刻這樣的小塊來感知。物理層面上,未來可能早就在時空里等著,可對咱們每個人來說,不管未來是不是注定,當下的情緒、當下的選擇,還是能讓生活變得不一樣,畢竟,每一個此刻里的喜怒哀樂,才是我們能實實在在感受到的。
到最后,時間,咱們或許還是沒法徹底搞懂,但至少能明白兩件事,物理世界里,時間可能是個整體,過去、當下、未來從沒分開過,而我們的生活里,時間是被記憶、情緒和注意力揉出來的獨特感受。正如愛因斯坦所言,過去現在未來的區分,只是一種頑固的幻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